北京胡同整治发现疑似古建 石窗雕花古朴沧桑(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人凿开墙体表层水泥发现一扇精美“石窗”


  23日上午,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在对方家胡同41号院外墙进行整治时,意外发现一个雕刻精美、形似窗户的石质构件。因41号院据传为始建于明代的“白衣庵”,这个石质构件被怀疑为古代遗存。昨天下午,东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叫停整治工程,并通知文物部门前去鉴定。


  据介绍,前天上午,工人开始对“白衣庵”南侧外墙进行整治,铲掉表层水泥墙皮后,一扇雕刻精美的“石窗”呈现在工人眼前。安定门街道办工作人员闻讯后,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并嘱咐工人小心施工,注意保护古迹。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扇“石窗”面积约1平方米,边沿的雕花古朴沧桑,十分精美。


  据41号院居民介绍,“文革”期间,“白衣庵”遭到破坏,僧尼四散,自那时起便陆续有人住进院中,至今已有40多户人家。外墙也被抹上水泥,看上去就像近现代建筑。记者走进41号院,只见数十间房屋错落而建,俨然成了一个大杂院。


  但原来的殿宇、跨院、厢房等格局依稀可辨。


  东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市政科佟科长表示,此次胡同整治主要是对墙体外立面进行粉刷,更换破旧雨搭等。之前经咨询了解得知,“白衣庵”并非文保单位,没想到施工过程中有了“意外的收获”。因担心施工造成古迹损坏,他们已经叫停整治施工,并通知文物部门前来鉴定。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文物部门尚未就此次发现的“石窗”的文物价值和“白衣庵”是否属于文物范畴做出回应。


  新闻链接


  “白衣庵”坐北朝南,北靠著名的国子监街,南临交道口北三条,东接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据介绍,“白衣庵”始建于明代,原有四层殿宇三个跨院,前殿三间,正殿五间,各殿均为硬山筒瓦顶。庵内供奉观音像及九尊娘娘像。1985年调查时,山门已被拆除,三层殿宇尚在,各殿彩画破旧,神像和刻石无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