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沿岸城市排出申遗时间表 杭州7处遗产点秣马厉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运河沿岸城市排出申遗时间表 杭州7处遗产点秣马厉兵(资料图片)

近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牵头城市扬州排定了大运河(扬州段)的申遗倒计时表。与此同时,大运河沿岸的多数省市也已经动起来了。刚刚成功完成西湖申遗的杭州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运河申遗的工作。而浙江境内的另一条运河——浙东运河,也赶上了申遗的末班车。

扬州牵头大运河申遗

根据扬州的时间表,到今年年底前,扬州将完成遗产点修缮、整治的工程技术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2年3月底前,将完成遗产点“四有”(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区划、有保护管理机构、有档案资料)工作,同年6月底前完成遗产点的修缮与环境整治,并全面完成大运河(扬州段)数字管理平台的软硬件建设。

与此同时,扬州还准备将大运河沿岸的所有工业企业,全部搬离运河。

据了解,古运河沿线曾是扬州的工业集中区,集中了当地的很多骨干企业。但是为了确保大运河申遗的顺利进行,扬州便陆续让这些企业退出城区,进入了工业园区。

如今,扬州市内,大运河畔还剩的20家企业基本都属于扬州市的支柱型企业。根据扬州市的规划,这部分企业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搬迁。为此,扬州还专门成立服务领导小组对其分类服务,保证企业能在期限内搬迁。

杭州共有7处遗产点

事实上,除了扬州,大运河沿岸的多数省市也已经动起来了。

今年上半年,《大运河(绍兴段)申遗倒计时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绍兴段大运河申遗工作也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

苏州也开始对运河沿线的重要桥梁进行保养维护,并对市内的所有运河遗产点进行全面“体检”。

此外,刚刚成功完成西湖申遗的杭州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运河申遗的工作。根据此前媒体透露,京杭运河(杭州段)遗产点的保护整治工作时间表也已经于今年6月排定:2011年9月中旬前完成整治方案文本以及主要方案图纸的论证和修改完善;2012年1月开始整治项目的施工;2012年5月前完成整治项目,迎接文物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正式检查验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在此前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杭州段的遗产点共有7处,分别为凤山水城门遗址、杭州富义仓、洋关旧址、通益公纱厂旧址、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桥西历史街区、小河直街历史街区)、水利通判厅遗址(含乾隆御碑)、西兴过塘行及码头。此外,还有两条河道段,分别是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以及杭州中河—龙山河。

名称改为中国大运河

在大运河申遗逐渐步入正轨的同时,大运河的申遗队伍也在“壮大”着。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于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上,京杭大运河作为浙江等8省市的联合申报项目名列榜首。当时,参加联合申报的城市共计18个。

然而,对于大运河历史脉络的研究,依然在进行着。

尤其是河南省,在这一期间,一直在努力发掘其境内的隋唐大运河。由于历史久远、黄河泛滥,隋唐大运河大多干涸或者掩埋地下,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在慢慢地消亡。

随着河南省考古的不断发现,这条人工运河轮廓又日益清晰起来,直到2007年,隋唐大运河的基本走向被确定下来。

2007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及申遗工作协调会上,大运河的申报范围新增了河南以及安徽的部分地段的流域,联合申报的城市也已经从18个上升到了24个。此外,“京杭大运河”的申报名称也变成了“中国大运河”。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京杭大运河”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疏通完工的运河,而“中国大运河”则把隋唐时期洛阳疏通的运河段也纳入进来。

中国大运河也因此涉及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数说】

经过几年的考古和“扩容”,这份名单目前已经涵盖了8个省市的35个地级市,共包括132个运河遗产点和43段河段。

到2012年9月,我国就要将申报文本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审,在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遗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的现场评估考察。

【关注】

浙东运河赶上末班车

在隋唐大运河进入官方视野的同时,不少浙江的专家学者们也开始为浙江境内的另一条运河呼吁,那便是浙东运河。

早在2006年5月,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陈桥驿就提出,京杭大运河申遗,应包含浙东运河。陈桥驿所说的浙东运河,指的就是杭甬运河,该运河西起杭州三堡,经钱塘江、萧山、绍兴、宁波至镇海口出海,全长239公里,沟通了钱塘江与甬江之间的宁绍平原东西向水系。

当时,有不少人猜测,浙东运河之所以一直被排斥在申遗范围之外,是因为人们一直存在着“京杭大运河起于北京,止于杭州”的误区。

而宁波本土的知名文物保护专家杨古城曾对媒体表示,浙东运河的历史,其实比大运河的杭州段更悠久,早在河姆渡时期,便已初露雏形。此外,在浙东运河上,至今依然保留着太平桥、绍兴古城河、古鉴湖等重要的历史遗存。

在专家们的一致呼吁下,2008年9月,宁波市应邀参加了在江苏淮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暨大运河保护高峰论坛”。

在那次论坛上,宁波加入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专家层面得到基本肯定。同年,浙东运河被正式纳入大运河的申遗范围,宁波的永丰库遗址、庆安会馆、水则碑也作为遗产点入围。至此,浙东运河算是赶上了申遗的末班车。

今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大会正式公布了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