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少室阙保护工程1日开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室阙如今仍安身在瓦房中

少室阙简介

少室阙,位于登封市城西5公里嵩山南麓十里铺村西,为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

少室阙保存较为完整,东面两阙结构基本相同,东阙通高3.37米,西阙通高3.75米,两阙间距7.60米。阙身石块上分别浮雕狐逐兔、赛马、蹴鞠、兽斗、斗鸡、马戏、玄鸟生商、四灵图、羽人图、双龙穿壁图、车马出行、双兽争食、羊头、辟邪柏、铺首衔环以及山水等图案70余幅。

1800岁的少室阙屈身于一座低矮的瓦房内,不仅和它贵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不相称,而且普通游客难得一见其“庐山真面目”。昨日,少室阙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座汉代雕刻艺术精品和祭祀礼制建筑的保护房将换为含有高科技技术的玻璃别墅。

8月1日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一周年,该建筑群之一的少室阙也在这一天正式开工修建新的保护工程。据了解,距少林寺数公里的少室阙位于登封嵩山南麓的少室山下,与太室阙、启母阙并称为“汉三阙”,建于东汉年间,雕刻于汉三阙上的马戏、蹴鞠、夏禹化熊、启母化石、斗鸡等画面,是汉代艺术风格的集中反映,更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记者在少室阙保护工程的奠基现场看到,现有的保护房看上去是一间老旧的普通瓦房,墙体用土坯垒砌而成,屋顶为青瓦,墙基为石块。一些土坯已风化,看上去非常破旧。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长宫嵩涛告诉记者,少室阙目前的保护房建于1953年,从建筑材质、体制和结构上,都与现在保护的方式和作用不相适应。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建筑,登封市邀请了清华大学的专家设计了新的保护房,利用现代技术,既能保护建筑,又能让游人前来参观。

他说,少室阙神道为东北—西南走向,为实现神道视线的通透,新建保护房的东北与西南面将设置玻璃幕墙,方便游客参观。所选用的玻璃,可有效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冷热变化引起的文物开裂等。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