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判处孟建德、刘从文死刑的判决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城南庄遭敌机轰炸有惊无险
─── 西柏坡迎来毛泽东三委会合

关于破案的过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1949年初北平解放,华北军区情报机关截获敌阜平潜伏组发往保密局的电报,才抓到刘从文通敌证据,又跟踪追击将孟建德捕获。

另据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在“文革”时,余光文还因此受到过冲击。

毛泽东在城南庄被敌机轰炸的事儿,留给人们的印象太深,所以聂荣臻在他的回忆录中,毛泽东卫士阎长林在《毛泽东生活散记》中,李银桥在《卫士长谈毛泽东》中,都谈及此事。由于事隔多年,彼此的回忆有些出入,但大体不差。差别比较大的是人们关于特务的说法。比如特务孟建德,有的版本说成是“孟贤德”,有的则说成“孟宪德”,其确实的名字到底是什么?笔者在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决书》,上面写的是“孟建德”,判决书还详细揭露了特务破坏活动的始末由来,落款日期是1950年9月28日。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孟贤德”、“孟宪德”名字都不对,而是“孟建德”。

现在流传很广的说法是,那天刘从文在司令部院里晒被子,但晒被子时,不是被里朝外,而是红色的被面朝外,被子也不是挂在绳子上晾晒,而是铺在一块大石头上,为的是给敌机发出更明显的信号。还有的说当时聂荣臻看到过特务晒被子,但急于让毛泽东进防空洞,所以当时没有多想。还有的说,刘从文在司令部院里放置了一堆或几堆碎玻璃,敌机轰炸那天,阳光很强烈,可以借玻璃反光判断出毛泽东的住处。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以上说法都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真实的情况是刘从文给敌人详细地画出了城南庄地形图。城南庄是一个很大的村,当时,司令部的房子建筑在一片老坟场上,和村子里其他房子相比,面积较大,房屋整齐,比较显眼,再加上刘从文画的详细地图,敌机便准确地发现了毛泽东的住处。

案件查清后,刘从文和孟建德被判死刑,由聂荣臻签字批准后执行了枪决。

那么,花山村又是什么情况呢?笔者这次到花山村时,才知道毛泽东为什么要转移到这里。因为这个村地理位置太隐蔽了,村子在半山腰上,被树木完全掩映起来,别说是从空中,就是从地面接近了,如果不仔细看,也难以发现这里还有一个村。毛泽东转移到花山村的9天里,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5月26日,毛泽东乘车赶往西柏坡。这天黄昏时分,西柏坡迎来了人民领袖毛泽东。所谓“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就此完成。“五大书记”分离一年多以后,终于在西柏坡又并排站到了一起。毛泽东的到来,标志着中国革命的统帅部完成了从陕北到西柏坡的胜利转移,中共中央开始合并办公。这时,一年多前枣林沟会议决定成立的中央前委、中央工委和后来成立的中央后委业已胜利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即行撤销。西柏坡由此成为中共中央新的所在地和指挥所,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决战即将在这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