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抓获“最专业”盗墓集团 博物馆“学艺”盗墓不为钱
法治新闻
维扬警方成功摧毁一特大盗墓犯罪集团
〉〉〉对话嫌疑人
昨天下午,记者在西湖派出所见到了嫌疑人任某,50岁的任某面对记者时,笑着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但警方表示,他的回答没有一句是实话。
记者:你在这个团伙中是什么职务啊?
任某:望风的。
记者:你不是负责人啊?你们有严格的分工吗?
任某:分工?分工干什么啊,大家都干活哎!
记者:你有孩子吗?你怎么跟孩子说你做的事情啊?
任某:我有孩子,我就说我在外面打工。
记者:你为什么会盗墓啊,你缺钱吗?
任某:不缺钱,就是喜欢(说到这里,任某自己也笑了)。
记者:据说你还特意去学习怎么盗墓,去了博物馆?
任某:没学习,我就去博物馆参观的。
记者:你盗墓的技术从哪里学的啊?
任某:我就看电视上,挖墓、考古什么的,看了也就会了。
头戴防毒面具,一手拿着铁锹,一手拿着手电筒,一点一点地挖掘,看到文物,立即收入囊中……这不是大型盗墓剧《东陵大盗》里的镜头,而是一个8人盗墓团伙,连续4年来在扬州盗墓的真实写照。4年时间,这个团伙在扬州疯狂盗墓12起,为了能盗到更多价值连城的古董,他们还特意跑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研究古墓结构。日前,扬州维扬警方根据线索,成功摧毁了这一盗墓团伙。
通讯员 张兵 西湖
本报记者 姜静
深夜惊现可疑面包车
6月20日,维扬警方在排查中得到一个线索,有一辆车号为苏HL02××的面包车,经常夜间在维扬区西湖镇周边地区出没。爆料人称,车上装有铁锹等工具,他们去的地方,往往都是人迹稀少的山坡等。
接到爆料后,维扬警方立即组织刑警大队、巡防大队、西湖派出所等警力展开了侦查,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采用跟踪等技术手段,对该面包车进行跟踪调查。经过9天的调查,民警终于摸清了这果然是一个盗墓团伙。
8名盗墓贼被抓
警方在掌握了相关情况后,6月29日中午决定收网。这天中午,办案民警来到盗墓嫌疑人所在的西湖镇司徒庙路磁阳公司宿舍,将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据警方介绍,由于抓捕准备充分,在嫌疑人的暂住地,警方现场缴获了还没有来得及销赃的玉璧、玉璜、铜剑等汉代文物20余件。此外还缴获100多万元现金。“据嫌疑人交代,这些现金都是卖文物所得赃款。”
经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到扬州4年了,开始先是寻找古墓,从2009年开始盗墓,先后在扬州甘泉、西湖、杨寿等地,疯狂盗掘汉代古墓12起,盗取了墓内大量汉代玉璧、玉璜、铜镜、刀币、铜剑等文物。
为盗窃更多文物专门到博物馆学习
据犯罪嫌疑人任某交代,他们到扬州后,首先寻找适合下手的古墓。“一般找的古墓,都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2009年,是任某他们在扬州“大显身手”的一年。他们在杨寿找到了一个大型西汉古墓,该古墓保存完好,从来没有被挖掘过,也没有被盗过。据嫌疑人交代,他们首先将这个古墓挖了个10米深的洞,可盗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盗得的物品太少了,只有几块玉璧。“这么大的墓,怎么可能只有这点东西呢?”几名嫌疑人分析,可能是他们没找到物品存放的地方。
几名嫌疑人商量后决定去博物馆学习,研究汉墓的结构、陪葬品摆放的位置以及棺材摆放的位置等,为此,他们花费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
嫌疑人根据从博物馆学到的知识,继续盗墓,这一次,收获果然很大。从他们第一次开始盗窃这个墓到他们收手,共1年左右的时间。从这个墓中,他们共盗窃了4块玉璧,价值20万元,一个铜剑,价值1万元,一把刀,价值50万元,还有4个当初运棺材进入墓地用的车轱辘,价值3万元。
每次盗墓后首先掩饰现场
据嫌疑人交代,除了这个最大的西汉古墓,他们还盗窃了一个汉墓群,在这次盗墓中,他们盗得十多把小宝剑。“我们后来特意找文物专家来鉴定,这种小宝剑是目前扬州发现的汉墓中,首次被发现的,价值非常珍贵,是古代有身份的人随身携带的。”
“他们盗墓的手法很厉害,分工明确,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工具非常齐备。”民警介绍说,这伙嫌疑人,每天晚上八九点出去,早上撤离现场,每次撤离现场时,都会用提前准备好的木板做成的架子将洞口盖住,然后在上面盖上土,并伪装得与周围一样,不留心根本看不出来下面已经被挖开了。
“我们发现,他们的工具中,有防毒面具,有抽水的发动机,还有氧气等,这样他们在地下工作时,就不会担心缺氧或者被有毒气体伤害,也可以及时抽去地下的水和淤泥。”办案民警说,这个团伙用的不再是原始挖掘,而是炸药爆破。“他们爆破的时间都是晚上,而且都在地下,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被发现。”
据嫌疑人交代,他们还购买假文物,然后放到古墓的淤泥里,过20天左右拿出来销售。有时还会自己根据模型加工文物。“根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已经获得100多万元的赃款,不少没有来得及销赃的文物已被警方保存。”办案民警说,在搜查中,他们也发现了不少假文物,这些假文物也已经被警方暂时封存。
目前,警方还在进一步追查被销赃的文物下落,此案也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