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拟对游客限流 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巴黎时间24日17点55分北京时间23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杭州西湖通过审议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获得成功。图为美丽的西湖景色。 李中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杭州6月27日电(记者 汪恩民)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如何面对增加的客流压力?西湖会否“限客”?在27日于杭州举行的“杭州西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委副秘书长、西湖申遗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水法表示,将通过“软硬”齐抓来保护西湖,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

提交世遗大会的《世界遗产大会关于西湖的决议草案及OUV声明》中指出:西湖景区虽生机勃勃但也脆弱不堪。它能容纳的游客的数量相对来说较为可观,但如若超过平衡点,游客的需求和其对景观的影响可能会对景观遗产的真实性、参观质量和景区吸引力等产生负面影响。在遗产整体管理过程中,对游客的管理尤为重要。

“西湖申遗成功只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王水法表示,西湖保护之路还任重道远。

2002年,西湖实施综合保护工程后,西湖风景区相继取消了60多个景点的门票。每逢大小长假,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让整个西湖风景区不堪重负,最高曾创下一天游客量200万人次的纪录。根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西湖景区的年客流量已直逼每年3000万人次左右最佳客流容纳量,对景区造成巨大压力。

“西湖申遗成功后,主要增加的是欧美的游客数量。”王水法表示,首先要从硬件上下功夫。“杭州将进一步完善西湖边的路网结构,探讨在今后让过境公路绕开西湖景区。”

一直以来,白堤、苏堤等景点,集聚了西湖景区的大部分游客,在软件方面,王水法称,杭州将花精力把冷门景点做出特色,从而实现均衡分流的目的。对于来西湖景区的旅行社,探讨采取预约制。同时,让交警部门做好车流引导工作。

为了缓解西湖的客流压力,杭州已经在实践做了尝试。杭州副市长张建庭表示,杭州近两年积极开发西溪湿地、运河等新景点,积极实施城乡统筹,对西湖景区起到分流作用。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