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申遗冲刺 屏息以待最后24小时

西湖冲刺,屏息以待最后24小时

本报特派记者巴黎蹲点,将现场见证“西湖申遗”落槌一刻

申遗结果预计将在北京时间24日傍晚宣布

本报特派记者 杨晓政

也许还有一天,一个从上世纪末就开始构织的梦想即将实现:西湖,申遗梦圆。

当我敲下这行字的时候,我正身处法国巴黎的一处旅馆中,从这里步行5分钟就能抵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自20日起开幕,将对42处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审议,决定是否将其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就在其列。

根据目前的流程推测,北京时间6月24日傍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可能就将宣布西湖是否能成为新科的“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开始,请所有热爱西湖的杭州市民们一同,在心中默数。

我将成为你们的眼睛,在巴黎现场,为您见证“西湖申遗”落槌一刻,为您讲述这倒计时中的幕后故事。

“西湖”前面,还有20多处“遗产”在排队

终点就在眼前,最后的百米冲刺,“西湖”正在热身。

巴黎时间6月21日上午,杭州代表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后拿到了胸牌。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挂的是“与会代表”的红色胸牌,杭州市园文局工作人员都挂上了蓝色胸牌。本报记者的胸牌是黄色的,代表的是“媒体”。

“忙碌了那么多年,现在要冲刺了,一定要成功啊!”在会场,杭州团工作人员们互相打气,满是兴奋和期待。

等待是最难熬的时光。从21日开始,杭州团工作人员每天都必须到会场,进行琐碎繁重的会务工作。因为杭州团工作人员不多,每个人肩上的担子都不轻。

目前的重中之重,自然是西湖申遗落槌的时间节点。

“确定2011年世界遗产名录和世界濒危遗产名录属于大会的第4项议程,被安排在23日、24日。” 杭州市园文局工作人员说,本次大会总共需要审议37处世界遗产,“审查大顺序为自然遗产、自然文化双遗产、文化遗产;其中在文化遗产中,审议排序为先审非洲及中东,然后才审西湖。这样算下来,西湖前面至少还有20多个遗产排着队,所以我们预计北京时间24日傍晚前后才能宣布申遗结果。”

37处遗产,人人都超有信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距离埃菲尔铁塔只有两公里。一进遗产大会现场,就感到了两个字:热闹。

会议室门外的茶歇厅约三四百平方米大,越南、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37处遗产的上百位工作人员三三两两站立,手拿柠檬红茶或咖啡,低声交谈着。

“猜猜她几岁?”土耳其工作人员Atilla Alkan指着画册上一具伛偻着身体侧卧的骷髅向记者发问。

得知记者来自杭州,他马上高兴起来:“这具骷髅已经8500岁,她来自塞里米耶清真寺及其社会性建筑群。跟杭州西湖一样,也申报了文化遗产,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让我们为她和西湖一同倒计时吧!”

有信心的不止土耳其,记者在现场看到日本岩手日报社记者川端章子正在为家乡加油,她的口号里有“震区”还有“重建”。

今年,日本进入世界遗产候选名单的是东京都的小笠原群岛和岩手县的平泉文化遗产,尤其是平泉文化遗产的所在地岩手县,正是大地震中遭受破坏较为严重的地点之一。

五处遗产,已选择自动退出

本次大会需审议37处世界遗产,而19日会议开幕当天,这个数字还是42。

数字的变化是因为开幕后,有5处世界遗产由申请方主动要求,退出了申遗。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消息,退出申遗的全部为世界文化遗产申请地,包括以色列的洞穴与隐居之地、墨西哥的蒙特雷铸造厂、尼日利亚的奥克—伊丹雷文化景观、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历史古城和土耳其的阿兰亚旧城区、城墙及塞尔柱造船厂。

为什么要退出申遗?

“审议遗产项目有点像高院判决的最终结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现场工作人员打了个有趣的比方,“一旦被否决,这个遗产再次申遗成功的可能性极小。而如果自动退出,今后几年可能还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