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南澳Ⅰ号为水下遗产保护提供新平台

中新网汕头6月15日电(李怡青 陈妍)15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到广东汕头市南澳岛考察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发掘工作,看望慰问水下考古队员和参与协助保障水下考古发掘的工作人员。单霁翔指出,“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为中国水下遗产保护提供了新平台。

15日,单霁翔、雷于蓝一行乘船登上“南澳Ⅰ号”海上打捞平台,详细了解“南澳Ⅰ号”打捞情况,并分别代表国家文物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考古队员和相关人员表示慰问和感谢。

单霁翔强调,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是一项国家工程,为中国水下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希望“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做到规范化、科学化,要把水下考古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最大限度挖掘水下文化信息,使珍贵文物得到及时科学保护。

雷于蓝在考察中指出,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此次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进一步反映了广东对外开放、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的历史,广东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她希望汕头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全面促进文化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广东汕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遗址是201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南澳I号”的第二次发掘于今年4月23日启动,工期75天。截至5月31日,共出水文物2731件,另出水铜钱3346枚。出水的文物中,瓷器2667件,占出水文物总数的97%以上。瓷器中70%左右为福建漳州窑系瓷器,其他为江西景德镇窑系瓷器和其他窑系。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