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非遗保护诉诸法律助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应妮)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9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路甬祥说,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新形势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迫切需要。我们制定这部法律,就是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确定下来,使之成为必须在全社会广泛遵照执行的法律制度。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兴盛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他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对立法保护、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执法的自觉性,使法律真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准绳。要严格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事,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各级人大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的监督,要抓紧制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的配套法规,使依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座谈会上表示,文化部将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保护机制,扎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他指,文化部将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执行力度,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包括完善调查制度,加强调查成果的利用;强化名录保护制度,规范名录的管理;健全传承传播制度,落实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措施;构建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拓宽交流渠道,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制定和完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抓紧研究起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细则》,逐步形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统领,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为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朝戈金建议,尽快翻译出版少数民族文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尤其是法律条文释义,以利于民族地区的非遗保护。

来自法律界、文化遗产保护界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