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故居修缮进入尾声 将作为聂耳故居陈列馆开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在修缮中的聂耳故居。

所有昆明人都知道,聂耳故居在花鸟市场那里,但具体位置和故居的样子却不是人人都清楚,因为这幢房子太旧、太普通、太不显眼。但令人欣喜的是,位于甬道街73、74号的聂耳故居修缮工作已接近尾声。修缮后的聂耳故居将还原故居的原貌,并开设展览,将聂耳当年的生活场景再现出来。

1912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就诞生在昆明城内甬道街一座叫做”成春堂“药铺的小楼上。在这幢小楼房内,聂耳生活了8年,度过了他艰苦却不失幸福的童年。

甬道街位于昆明老城的中心。“甬道”是清代进出云贵总督衙门的正式通道。当年,这里经常是鼓乐齐鸣,旌旗飞扬,仪仗森严。辛亥革命后,云贵总督衙门改为学校,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又改建为胜利堂,甬道街也与附近街道一起,成为商潮起落的街市。近20年来,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闻名遐迩的花鸟市场。这片由百年老屋和狭窄街道组成的街区,积淀着昆明古城厚重的、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被称为“文明街历史街区”。“聂耳故居”成为这个历史街区的亮点之一。

“聂耳故居”,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瓦顶穿斗式木结构二层楼房,原来系一个独立四合小院的前楼,聂耳一家在此居住时,楼的前面还有一层临街的腰厦作为铺面。民国年间,因为扩建道路,临街的腰厦被拆除,门牌也由甬道街一个“72号”与为“73号、74号”。

由于时代变迁,长年失修,修缮之前的“聂耳故居”不仅被沿街的临时棚户遮掩,外环境混杂壅塞,而且内部还有居民居住生活,屋内烟熏火燎,杂乱无章。如果不是屋外有标识,谁都很难想到,这里就是令昆明人自豪的伟大音乐家聂耳出生的阁楼。

2005年,五华区人民政府与昆明之江置业有限公司确定共同投资修缮聂耳故居, 修缮方案经过省市相关文物专家的20多次论证及反复考察,于2007年制订了聂耳故居的保护方案,2009年底获得审批,去年年初开始动工。现在修缮工作已进入尾声,预计今年9月份以后进入陈列馆布展阶段,随后聂耳故居将以全新的面貌向市民开放。

据五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杨安宁介绍,聂耳故居的修缮工作结束后,将在故居里展出与聂耳有关的实物及照片,目的是让参观者们重新感受到聂耳在这里生活的场景,以感同身受的方式走近聂耳的童年时代,了解这位伟大音乐家最初的起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可看到当年老昆明民居的一种生活风貌。

不久的将来,当聂耳故居修缮完毕后,人们从这幢小楼走过,会发现第二层楼上有一个小小的窗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童年时的聂耳从窗口伸出小脑袋,好奇地看着从上空飞翔而过的鸽子,也许一个音乐家的梦想就从这里出发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