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秋瑾故居亟须修缮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鉴湖女侠”,秋瑾在漳州市云霄县享堂村的故居“紫阳书院和七先生祠”却由于年久失修,主体建筑大部分已经损毁。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霄县文化部门近日已经向上级部门请示,希望能够对秋瑾故居进行修缮。
现状:故居已是残垣断壁
导报记者近日特地走访了 “紫阳书院和七先生祠”。
走进一条深深的小巷,两边热闹的商铺尘封了当年的历史。在一群现代建筑的中间,一间古老的房子映入导报记者的眼帘。抬头望去,“七先生祠”的牌匾虽历经百年的风雨,仍字字清晰。据周边的居民介绍,秋瑾的祖父秋嘉禾在云霄做官时,就住在此处,当地人称这条小巷叫水流沟。
从“七先生祠”旁的一条小巷走进去,就是紫阳书院了。据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介绍,紫阳书院曾是教书育人的场地,但现在已是破败不堪。
书院为单檐硬山顶燕尾脊式土木结构建筑,由前厅、天井及其两侧廊房和主堂组成。原建筑前有院埕和照壁,但均遭到破坏,被一座现代建筑替代。一些倒塌的木质材料和瓦片散落砸入天井里,天井的两侧是过水廊房,左侧的过水廊房,在去年6月份的一次台风中损毁坍塌。
从书院右侧往东,便是一个约30平方米的花园,而如今已是杂草丛生。
呼吁:保护文物迫在眉睫
2009年11月秋瑾故居已被列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之前一直未得到重视和保护,秋瑾故居这组闽南典型的古建筑群,在历经多次修缮及数十年来的反复改易破坏之后,屋子的木梁架已经朽蚀开裂,夯土墙也遭到局部损坏,部分石构件及碑刻遗失毁损严重,有待筹资修缮恢复。
2010年6月连日暴雨,也给秋瑾故居带来了近乎致命的打击,书院前殿右廊屋架坍塌,总体建筑也处于濒临倒塌的危险。虽然相关部门已采取紧急措施,临时用木材进行支撑,但也只能暂时保证建筑不倒塌,而且由于前廊屋架坍塌,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秋瑾故居的整体维修保护已迫在眉睫。
汤毓贤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对修缮这组建筑意义重大。我们现在向省文物局申请,就紫阳书院和七先生祠进行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书院的原貌,另外还想建立一个秋瑾纪念馆,以供后人瞻仰。”
讲述:童年生活铸就个性
导报记者来到家住云霄县云陵镇的方群达老先生家中拜访。方老先生今年64岁,退休前一直从事县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办主任,兼任云霄文史委主任一职。
据方老先生介绍,秋瑾祖父秋嘉禾在云霄两度任职,中间虽然调离云霄3年,但在云霄前后任职时间长达4年3个月,直至秋瑾7岁左右,秋嘉禾一家才从云霄离开。方群达说,秋瑾性格豪侠,爱好习文练武、好着男装等个性,与其童年生活在闽南不无关系。
方先生告诉导报记者,封建社会一般男孩子读书都是“先经后注”,即先背诵,长大后才会解释其背诵文章要义;而秋瑾很小的时候就在家中背诵古诗文,因此秋瑾较其他孩童早进入隔壁的学社读书。在清朝末期,云霄作为闽南地区海上交通的商埠,也逐渐呼吸到民主共和气息,秋瑾很早就接触到社会。在当时封建制度之下,女娃子读书还很稀罕。
而就在离紫阳书院不远的二三十米处,就有家武馆,现在改名叫 “馆仔前”,当时有位叫孙基的人在教习武功,秋瑾从小就去看习武。方群达老先生笑着说:“这与秋瑾慢慢形成的男孩个性不无关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