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楚图南故居“整体抬升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楚图南故居翻拍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有拆下来的故居建筑材料都统一保管起来

3月18日,针对楚图南故居“整体抬升保护”工作,记者再次踏访了其故居原址,去查看了被保护的故居原建筑材料及相关文物,并获悉:目前,楚图南故居的未来美好蓝图,已充分展现在了文山市城中心东风路北片区“旧城改造”工程的整体规划之中。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市开化镇上条街27号至29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两进式四合院,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1998年被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全省现存近代名人故居(楚图南故居、熊庆来故居、聂耳故居、艾思奇故居等)之一。由于年久失修,楚图南故居屋面多处变形塌损,大部分屋架槽朽、倾斜。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山市曾投资180万元对故居全面展开修缮,整修一新的楚图南故居于2006年4月向民众开放。

到2010年下半年,由于文山市城中心地带东风路北片区的旧城改造,楚图南故居被暂时拆移。对此,文山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文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由于楚图南故居位处文山市城中心地带东风路北片区,属文山老城区规划改造之一;故居具体位处老旧巷道,周边格式不同的民房建筑密集破旧,下水道不畅,巷道弯曲不平,雨天污染晴天恶臭,为改变恶劣环境,创造美好城市,改造该片区势在必行;而在改造该片区中,如不对文保单位同步实施原址保护工程,故居现行标高就将低于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地面2米多,即处于凹槽之中……说到未来的楚图南故居,杨文光充满信心地表示:将来按原址原貌恢复的楚图南故居,周边环境将大为改观,将更有利于文物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更有利于游客的聚散,将更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用!据了解,对楚图南故居实施暂时拆移,首先是经过专家科学论证并严格按相关程序上报审批后进行的;其次是经楚图南之子楚泽涵教授回家乡实地考察、磋商、同意“整体抬升保护的设计方案”后才具体实施的。目前,被拆故居物件及文物均已被移到稳妥地方被妥善保护。

楚图南(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曾任暨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大教授、西南文教委员会主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代主席等职。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