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加强大遗址保护 维系中华文明血脉
“在我国数十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大遗址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大遗址包括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葬等遗址、遗址群和文化景观等,涉及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众多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遗址保护一直乏力,状况令人堪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提交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一份大会发言中呼吁:加强大遗址保护,维系中华文明血脉。
大遗址遭受严重破坏
据单霁翔委员介绍,大遗址往往与现代城市重叠交错,或位于现代城市之中,或位于现代城市郊区,小则几平方公里,大则上百平方公里,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组成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著名的安阳殷墟遗址、成都金沙遗址、西安大明宫遗址、隋唐洛阳城、荆州古城、元上都等。
“但长期以来,我国大遗址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最突出的问题是大遗址保护和城乡建设矛盾突出。”单霁翔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基本建设,一些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大遗址遭到蚕食;一些位于城乡结合部或城市郊区的大遗址被推平;一些位于郊野的大遗址在高速公路、铁路、输油管线的建设中,本体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另外,遗址内人口持续膨胀,违法乱建屡禁不止。如汉代的长安城遗址内常住人口5万余人,汉魏的洛阳故城遗址内有常住人口5.2万人。许多生活在遗址区内的居民搭棚建屋、打井造园、饲养畜禽、挖坑育藕,已严重威胁大遗址安全。
“遗址区盗掘文物犯罪活动猖獗,一些石刻、壁画、陶俑、封泥、瓦当等珍贵文物,成为犯罪分子疯狂盗窃和盗掘的对象,不仅造成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更使得遗址本体直接遭到破坏。
迫切需要进一步保护
“大遗址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承载了大量部落、民族发祥发展、兴衰演变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和生产生活信息,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是民族历史的血脉,是不可再生的全人类珍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单霁翔委员指出,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遗址就多达500多处,涉及城市近百座,保护经费缺口很大。各级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入,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政府要增加对大遗址保护的经费投入,首先增加中央财政对大遗址保护的经费投入,争取“十二五” 期间翻两番或更多。
单霁翔强调,文物、建设等相关部门应依法加强对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管理。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必须经过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程序审批,依法规范实施。考古遗址公园不是建于遗址上的主题公园,决不能以牺牲遗址为代价来谋求眼前利益,更不能以掠夺式开发来谋求一时的短暂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