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河口闸又遭破坏

本报昨日报道了京杭大运河千年古闸遭遇毁灭性破坏,引起各方读者关注,并在仪征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据知情人透露,仪征有关方面经过商讨,决定修改 “一河两岸”景观工程规划,修改后的线路将避开通济闸遗址,可是河口闸遗址又遭破坏,目前有一五星级酒店配套工程正在施工。

[调查]:

真州复闸近日接连“遭殃”

即将于2014年申遗的京杭大运河,仪征段的真州复闸由于扬州地方政府“一河两岸”形象工程,通济闸遗址被泥土填埋,河堤两岸大量古树被砍伐。
知情人告诉记者,报道刊登后,昨天一早,扬州申遗办工作人员赶赴通济闸现场,要求现场的施工队伍停工,随后又与仪征市文化局,以及“一河两岸”工程的建设方 ——城发公司相关领导和考古专家进行商讨。最终,决定修改“一河两岸”景观工程规划方案,将原来向南面挖掘的河道,偏离向东面挖。这样就可以避让通济闸的遗址。

然而,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志愿者彭毅昨日向记者透露,通济闸遗址是得以保全了,河口闸还没脱离“险境”。原来,真州复闸是由河口闸、通济闸、罗泗闸、拦潮闸与澳河莲花池、水关组成。河口闸遗址处目前有一五星级酒店配套工程正在施工。对于河口闸遗址的保护,专家认为,需要该配套工程向北面推移50米。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仪征文化局副局长、仪征申遗办王主任,他只表示对古闸肯定要进行保护的。

[专家]:

不能用粗暴手段篡改“历史记忆”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牵头负责人张廷晧告诉记者,他曾经带领专家组到仪征段考察,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该河道具有保护价值。同时,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京杭大运河已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仪征与扬州连接的仪扬运河又为大运河的故道。因此是否在保护范围内,毋庸置疑。

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护范围要上报给国家文物局。为何真州复闸接连遭到施工队破坏呢?

张廷晧分析,由于京杭大运河部分地段正在使用,部分地段已经废弃,用途比较复杂,应属于一种新的保护类型。而目前,有关部门对古运河的价值、河道的走向、变迁等研究已经滞后,不够到位。但可以肯定的是,古运河已废弃的地段也是一种历史记忆的证据,保护的意义毋庸置疑。“当遇到需要保护的区域时,有些部门暂时没发掘到任何文物,就凭感觉判断该保护区域没太大作用。实际上,在考古研究工作没弄清楚前,我们应该对很有可能存在文物的区域提出必要的保护措施。”

“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当我们不知道如何保护文物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所以,对于京杭大运河中几个重要的古闸,我们更应该慎重再慎重地对待,不能用这般野蛮粗暴的手段篡改‘历史记忆’。”张廷晧说。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