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400年古祠堂亟待修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公祠

杏坛右滩村拟筹资保护景涯祖黄公祠堂

日前,记者从杏坛镇右滩村获悉,该村一座建于400多年前的景涯祖黄公祠堂,2008年被登记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该祠堂结构安全受到威胁。当地村委表示,将尽快筹措资金修缮这一古建筑。

知名私塾人才辈出

日前,记者跟随镇、村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景涯祖黄公祠堂,只见祠堂大门口堆放了许多柴草等杂物,上方书有“右滩学校”。工作人员说,景涯祖黄公祠堂曾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尔后,多名知名的教书先生也曾在此办学。上世纪初,包括当年我国著名的诗人和学者黄节先生等众多人才,均曾经在这里读书。

据村里八旬老人黄阿公介绍,当年,只要说是就读右滩私塾,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由于景涯祖黄公祠堂右滩私塾的名气,右滩也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解放后,这里成为右滩村民教书育人的学堂,并更名为“右滩学校”。1980年,香港同胞胡兆炽为改善办学条件,捐资协助当地政府建设新学校。从那以后,学校搬迁到新的校舍,旧的“右滩学校”才停止使用。2008年,在顺德区举行的文物普查工作中,该祠堂被登记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古迹成当务之急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记者从侧门进入祠堂,60平方米的天井内,长满了2米多高的杂草。记者留意到,这是一座两进砖木结构的祠堂,除了后座较宽敞,两侧均为多间30~50平方米的课室,墙上多处书有多条醒目的文革时代标语,整个祠堂内梁檐雕饰,壁雕镶嵌,颇具宋代建筑风格和岭南水乡的韵味。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已停办30年,祠堂冷清起来。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祠堂经日晒雨淋,木料多腐化变脆,加上不法分子肆意破坏,祠堂内墙体多处被挖出大窟窿,严重影响了祠堂的结构安全。

右滩村党支部书记黄新博表示,提及景涯祖黄公祠堂的情形,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伤心和眷念的同时,更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对祠堂实施修复。因此,村两委有关负责人多次研究修缮方案,但依靠村集体现有财力远远不够,希望有关部门和热心人士伸出援手,大家一起来拯救文化古迹。据悉,村里将尽快成立“景涯祖黄公祠堂修缮资金筹备小组”,尽最大的能力筹措数百万元修缮资金,为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精美的文化古建筑。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