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片变珍宝:专家修复元青花龙纹大罐


最近受国内一收藏家委托,我们修复了一只元青花龙纹大罐。从一堆碎片到重塑形魂,整个器物的修复过程历经数月。该器高31厘米,口径21厘米,底足19厘米,比27.5厘米高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还略高。整器釉质肥厚莹润,青花料浓艳青翠,略有晕散;器物口沿绘锦纹,肩部绘缠枝莲纹;图案交汇、着墨最浓处具有青中泛紫甚至铁锈斑的效果。龙纹身躯细长如蛇,龙头呈扁长形,张口露齿,爪生三指,威猛灵动。该器物的底足呈细糙底,周围有淡淡的火石红,底足刮削十分熟练老辣,一气呵成。综合起来符合元青花的时代特征。由于元代青花瓷大量外销,目前国内龙纹元青花大罐器物,只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江西高安窖藏出土,其它博物馆也少有珍藏,更显此件藏品之珍贵。
首先拆卸和清洗:由于年长日久,该器物有多处裂纹形成黑线和土沁,只能用硝酸敷在棉线上面慢慢清洗,把黑污和土沁拨去。后来清点下来该器物残片共有37 块,其中大块的形似巴掌大小,最小的则与蚕豆相当,某些部位还有缺损。所幸的是此器没有重大损伤,骨架基本成形。在仔细清洗以后,再像拼图一样逐片黏结、拼装起来。
其次补缺和打磨: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些瓷片最少的黏结断面有3面,最多的有5面,如果拼接不精确,不仅将给之后的打底带来困难,也会直接影响修复效果。拼接完成后,器身还有多处部位残缺,用合成材料和瓷粉调配的填充料填入、填实,待完全干透后再开始打磨。在这些珍品的修复中,要将补缺和打磨作为重要一环来认真对待,力求做到内外一致,上下一体。
再次打底和做色,方法是:首先按照釉色用仿釉涂料配出釉料,接着用机械喷绘。元青花的底色并非是纯白色,而是白中带绿的“蛋壳青”,喷绘要严格控制范围,每根线粗细不能超过0.2厘米。在修复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对原器的最小干预。底色做完后,同样用仿釉涂料调配出青花色,补绘纹饰。颜色调正后用手工描绘将纹饰连接起来,釉面苏麻尼青黑褐色斑点是元青花的重要特征,可以调配相应的颜色,慢慢地有层次地点染上去。这个补绘过程行内也称之为“接气”,然而要接通700年的时代气息确实不易,需反复体会、琢磨,以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最后上光和做旧:对于元青花修复的上光,要根据原器物的情况区别对待。由于元青花出土大致分为窖藏出土、窑址出土、基建出土和海底出土等,所以有的器物的釉面发灰、发暗,缺乏光泽,有的则深沉内蕴,肥厚如脂,有的釉面则是光亮如新(当然与眼下的高仿品完全不同)。器身修复最后的步骤就是上光,要用机械喷绘法把仿釉涂料喷匀就可。最后进行的是底部的修复,同样按照器身的修复步骤,所不同用弹拨法,另外也无需上釉。
此件元青花龙纹大罐经过精心修复,重新获得了完整之身,恢复了元气。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