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赴深圳开展壁画揭取保护工作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专家的支持指导下,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揭取和修复西汉、北魏、唐宋等朝代的多幅壁画,完成国家文物局“洛阳古代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并多次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培训,与国内外的文物保护机构、专家切磋、交流,提高了壁画保护技术,培养了一支壁画保护队伍,积累了丰富的修复经验,其修复壁画得到了有关专家和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并先后被河南省文物局授予河南省“古代壁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国家文物局拟在此设立“国家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工作站”。目前正紧张筹备、即将开放的河南壁画馆,更使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逐步成为河南省壁画修复、保护、展示、研究中心。

在做好河南省内壁画保护的同时,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发挥优势,走出省门,对外也开展了一系列壁画保护工作。2010年9月-10月初,受深圳市宝安区文物管理所委托,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派出五名壁画保护人员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凤凰古村清嘉庆年间重修“茅山公家塾”内壁画进行了清理保护,同时揭取了其中部分壁画,准备进一步的修复保护。

深圳市宝安区清代古建筑群,是岭南地区广府、客家民居建筑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原生态建筑文化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作为美化装饰的建筑彩绘壁画,内容广泛而丰富,反映了广府民系的地方传统文化和风土民情,对于研究其留存时代深圳地区乃至中国南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历史价值,保护这些文物就是保护深圳的历史。

作为此次壁画修复保护的试点“茅山公家塾”,建于清乾隆年间,门廊内墙上部存有目前发现的深圳市乃至岭南地区面积最大、年代最久、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好的壁画之一——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之誉的“八仙图”。“八仙图”壁画,长408cm,宽80cm,作于清嘉庆年间,2008年宝安区“两会”上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呼吁保护。

此次工作共清理加固壁画16幅,并揭取其中部分壁画。此次揭取,被当地文物界誉为“岭南第一揭”,开岭南壁画保护之先河,《宝安日报》亦做了整版报道。

此次壁画的清理及揭取保护使蒙尘近二百年的壁画褪去岁月风尘,重新焕发光彩。特别是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凤凰古村首幅“凤凰图”壁画,这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白灰层下清理出三幅壁画,特别是山墙上的“梅菊花鸟图”,画面精美,颜色鲜艳,保存完好,增加了深圳壁画的收藏量;“八仙图”壁画在清理修复之前,画面污染严重,只能看到“七仙”;经过三四天的修复后,“铁拐李送五蝠(福)”的形象跃然而出。

壁画的清理封护阻止了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恶化,有效延长了壁画的生命。特别是壁画的揭取,由于当地壁画地仗层和支撑体结合牢固,且地仗层硬度大,韧性小,易断裂,与北方壁画揭取相比具有一定的难度。经过认真钻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凭借过硬的技术,成功进行了揭取。此次揭取,是深圳乃至岭南地区壁画的第一次揭取,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对岭南地区壁画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作用。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