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过秦始皇陵保护规划 范围扩展为之前八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始皇陵保护区划总图 图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提供

历时8年完成《秦始皇陵保护规划》编制,日前在省政府常务会上审议并原则通过。秦陵保护范围被确定为36平方公里,是1992年省政府公布的保护面积的8倍多。

原保护范围仅4.32平方公里

《秦始皇陵保护规划》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制。

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尤涛老师介绍,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秦始皇陵保护区划,共4.32平方公里,其中保护范围为2.92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1.4平方公里。这一保护范围是在当时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确定的,仅涉及封土、兵马俑陪葬坑、五岭遗址、上焦村马厩坑、姚池头村及赵背户村修陵人墓地等部分遗址,1992年以后发现的遗址尚未公布保护范围。

200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即展开《秦始皇陵保护规划》的编制,调整秦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从而有效地保护秦始皇陵及其环境风貌,减缓自然因素造成的损伤,制止人为破坏,保持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历时8年,《秦始皇陵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了省政府审议,也就是说,此后保护规划范围内的用地等均以此规划为准。

新规划范围扩大到36平方公里

尤涛说,本次规划的范围南至骊山、北至新丰塬下、东至代王街办、西至临潼城区,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调整后的秦始皇陵保护区划分两个层次,即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保护范围又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又分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和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总面积20.32平方公里,南至望峰及西临快速干道,北至新丰塬边缘及玉川河,东至兵马俑专用公路及秦俑馆馆前区A区东界,西至108国道及秦陵村窑池头组东面的现状河沟。其中重点保护区为陵区内经考古勘探已经确认的遗址分布范围,总面积2.74平方公里;一般保护区为潜在的遗址分布区域,总面积17.58平方公里。

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15.52平方公里,其中,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为与秦始皇陵密切相关的渭河二级台地以及山前洪积扇范围,总面积为6.03平方公里;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为与秦始皇陵密切相关的骊山山地范围,总面积为9.49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