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玄殿腾退后将大修 本月11日移交协议书签订

继6月11日有关部门与故宫博物院签订协议,将大高玄殿文物建筑移交给故宫管理后,这座被占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古建筑群,终于完成腾退,有条件实现大修。目前,大殿已完成抢险加固,正在进行测量和绘图,为大修做准备工作。

仅存明清皇家道观堪称京城一绝

在故宫筒子河北岸,景山西侧有一组恢弘的建筑,这就是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高玄殿。这组建筑精美的古建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是国内目前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明清皇家道观,内存大高玄殿、钟鼓楼、东西配殿等,其中象征天圆地方的乾元阁,造型与天坛祈年殿相似,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内部彩画及藻井精美,堪称京城一绝。

新中国成立之初,故宫博物院对大高玄殿进行了产权登记。然而由于当时百废待兴,许多单位为节省建办公地点的经费,暂时借用古迹。其中,有关部门就向故宫“借来”大高玄殿办公至今。因此,赫赫有名的京城“三座门”从未对公众开放过。好奇的游客只能望着高高的红墙和露出的乾元阁蓝琉璃瓦顶,在脑海里“还原”这座古建筑的宏伟与壮观。

一方面,木质大殿“变身”办公室,周围空地也逐渐被新建房占据;另一方面,经费缺少、占用使用人员缺乏古建知识,古建筑一度面临破坏性使用的尴尬局面。据专家回忆,2005年,大高玄殿等古建筑上飞线很多,所有建筑都未安装防火报警设施,大部分建筑未安装避雷设施。部分大殿的屋顶已经漏雨,古建筑的石栏板被人为锯断,兽头被车辆撞坏散落院内。杂物和煤堆已将百年古树挤压得奄奄一息。

腾退国保单位历时20年

为了尽快缓解这一局面,2005年夏天,北京市文物局给其管理使用单位下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一年内进行整改。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文保专家就首次提出,建议这处独特的古建筑实现腾退。之后,全国政协两次接到委员提案,呼吁把大高玄殿归还故宫博物院。2000年11月,古建专家郑孝燮、罗哲文等还发出《关于收回大高玄殿作为文化设施的倡议书》。但由于种种原因,搬迁条件迟迟没有谈妥。

“拉锯战”必须尽快解决,文物古迹亟待保护。2005年起,为了促成这处国保单位实现腾退,市政府花了大力气,国家有关部门、市文物部门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文物专家学者多次提交议案、提案,呼吁将大高玄殿腾退修缮后对社会开放。2005年,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联合多名专家学者发出倡议书,要求占用部门尽快腾退修缮。

6月11日,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故宫博物院和有关部门签订移交协议。屈指算来,自第一次呼吁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大高玄殿才得以实现腾退,文物建筑重新交由故宫管理。

大高玄殿腾退将分两步走

此次大高玄殿腾退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6月11日,故宫博物院已经正式接管大高玄殿前院的房屋、土地及后院的全部古建筑,可以开始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及维护。待有关部门的新办公地区水、电、气、暖以及保障配套设施建成后,才会把后院全部移交给故宫。

专家分析,对于此次大高玄殿腾退一事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比如随着近些年文物保护意识的普及,该古建的管理使用单位非常配合工作。另外,全社会的关注度很高,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市政协曾先后多次到此调研,市文物部门若干次牵头予以协调,最终才促成此事。

政协委员呼声

设腾退专项经费

目前,本市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对外开放单位仅约4成,为了能促成更多的“腾退修缮”,市政协委员建议本市应建立文物腾退专项经费。

“十二五”期间,本市应列出一份被占用文物的具体清单,选择一批影响大、价值高、安全隐患较严重的被占用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重点,拿出腾退可行性方案。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和制定腾退办法,用法律保障被占用文物在条件成熟时能够得到及时腾退。

同时,本市应尽快建立文物腾退专项经费。把文物腾退经费列入每年预算,逐步解决长期存在的大量文物建筑被不合理使用、占用的问题,使更多的文物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