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遭盗掘毁坏事件高发 媒体呼吁文物问责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9日揭晓,但获奖项目的领队们在兴奋之余难掩遗憾。据了解,此次新评出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有5处在考古队进驻之前曾不同程度地遭到盗墓者洗劫。“文物问责”日显迫切。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培表示,人为盗掘和破坏使中国文物安全面临空前威胁。根据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中国大约有40多万处不可移动的文物,但专家推测,现在至少有1/3已经没有了,其中,人为破坏是主要原因。
    执法不到位、文物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重要原因。记者对这次评选中入围的全部25个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被问及“当地公安部门打击盗墓行为是否有效”时,有9家单位选择了“能立即遏制”,3家单位选择了“左右推诿,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其余单位选择了“干预,但效果不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4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曾联名提出应尽快成立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打击盗窃文物、盗掘古墓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
    “各级文物部门对所在区域内的文物家底不清楚,也是造成文物盗窃猖獗的原因。”林留根说。不少专家呼吁,应加快实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只有在详尽了解文物埋藏和分布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谈保护。“地下文物也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不可再生,发生盗掘、毁坏古墓的事件,地方官员也应被问责。”
    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
    湖南洪江高庙遗址
    贵州威宁中水遗址
    河南鹤壁刘庄遗址
    福建浦城猫耳山商代窑群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
    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
    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
    河南内黄杨庄汉代聚落遗址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5处遭到盗墓者洗劫的遗址分别是:贵州威宁中水遗址,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陕西韩城两周墓地,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