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坍塌就是拆了卖了” 皖南古民居亟待保护

10年前走遍皖南古村落的黄山画院院长俞宏理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皖南古民居目前“已经有1/5不在世上了!不是坍塌就是拆了、卖了”。皖南古民居亟待保护!

以古徽州为核心地区的皖南,现在拥有的古村落50余座,拥有徽派古建筑5000处以上,其中仅黄山市就有4700多幢包括许多明代建筑。就中国现存古村落来说,皖南古村落保存最多、分布最密集,也最具整体保护价值。

黄山市古建保护专家姚顺涞说,这些古民居目前正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递减。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内具代表性的20幢古建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其中15幢民宅已因年久失修濒于坍塌。

记者在呈坎村钟英街上的明代建筑“石柱厅”看到,这幢总共四进的老宅的门、廊柱已全部倾斜,厅堂的横梁被一根根木料支撑着,西边门廊已坍塌。徽州区文化和文物管理局局长汪晓东表示,当务之急是进行政府收购和抢救性修缮,初步预算至少需要5000万元,这对徽州区来说是天文数字。

 黄山市文化局文物处的一项摸底调查显示,目前皖南散落在乡村的古民居很多是空宅,原住居民60%都迁入新居,只留下一两位老人守护。因为没人居住,不少屋主干脆放弃日常的打扫维护。

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休宁县临溪镇,该镇120多年历史的姚家老屋共有20多间房,4户房主只留下5个老人居住。由于都是老人看守房屋,古民居的砖雕、木雕经常被盗。

在黄山市区屯溪老街上,“聚雅斋”的老板告诉记者,皖南各个古民居的景点几乎都有很多经营“徽雕三绝”(砖雕、石雕、木雕)的店铺。这些构件有的是到各个古村落收购,有的是送货上门。他介绍说,在老街上设摊仅仅十多家,背后还有多少,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知道。 姚顺涞说,长三角地区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大肆收购皖南民居构件用于装饰私人别墅庭院,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