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后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启动

6月8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四川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四川灾后文物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并在北京天雅古玩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汶川“5.12”大地震给灾区的文物造成了重大损害。四川省是中国文化遗产密集区,灾区大量馆藏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许多珍贵文物严重受损,这些文物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亟待修复。修复震区受损文物也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

由于灾后文物修复工作繁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动承担了灾区部分受损文物的修复工作,并为此组建了文物修复专家团队。2009年5月18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刘起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魏瑄携文物修复专家一行奔赴灾区,与四川省文物局和三星堆博物馆领导共同商讨制定受损文物的修复工作计划。并定于2009年6月10日派遣修复专家团队到三星堆博物馆开始馆藏受损文物的修复工作。

在发布会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讲话:在中国文物保护的历史中,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公益里程碑活动,它必将增强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这项事业任重道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魏瑄表示:2008年5月12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致使受灾地区文博单位馆藏的部分珍贵文物遭受严重损伤,部分受损文物亟待修复。今年5月18日我们前往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目睹了这一情况,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保护珍贵文物,传递千年文明,弘扬历史辉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义务承担了灾区部分受损文物修复工作。这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相信此举能够激发国人自觉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他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这项公益事业的使命。

四川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省文物局、三星堆博物馆、北京天雅古玩城领导纷纷表示:此举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项意义非同寻常的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事业,也是一项神圣的、严肃的事业,我们要紧密配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各项修复工作,让千年的文明沧桑重新焕发夺目的光芒,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珍惜未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经过严格的选择,荣誉聘请北京威宇律师事务所张巍律师为公益法律顾问,并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希望通过其公益影响力推动这项事业的有效发展。

据悉,此次活动已经得到了四川省文物局、北京天雅古玩城、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惠发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摩斯伦会计师事务所、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和天津美术学院等社会各界富有成效的协助和支持。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