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励志社”春节前完成大修 再现抗战原貌

昨日上午,在位于商业街的抗战时期建筑——“励志社”大楼前,数十名工人正紧张忙碌着。昔日,美国援华“飞虎队”及美国知名作家海明威等都曾住过这里,时光流逝,如今屋顶已开始漏雨。为留住城市记忆,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大楼正全面大修。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如果进展顺利,预计春节前便可重新启用。

飞虎队和海明威都曾住过

掩映在商业街省委大院大树枝头的“励志社”重檐翘角,诉说着抗日战争的硝烟,见证着时代巨变。据工程设计负责人、文物建筑专家庄峪光称,这栋建筑是抗战时期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主持设计修建的。杨廷宝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励志社”是按照北方宫廷的风格修建,相比屋面轻巧的南方建筑,“励志社”显得稳重大方,而且多处绘有精美彩画。大楼所用材料有中国传统的“秦砖汉瓦”,又有现代钢筋水泥,反映了近代成都建筑的历史走向。

这栋大楼当初主要设计用途是“宾馆”。二战时,国民党在成都接待盟军的服务机构——“励志社”就设在此。大楼建成后不久,美国援华顾问团入住此地。轮休的“飞虎队”成员也都在此休息。1941年2月到5月,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和妻子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其间,海明威夫妇到达成都后就住在这里。“据相关报道,前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曾在大楼内接见‘飞虎队’成员。”庄峪光教授说。

屋顶漏雨按原貌实施大手术

庄峪光称,新中国成立后,“励志社”成为办公用房,而且得到了很好保护。由于楼内大面积采用木料,到了后来,屋顶开始漏雨,而且屋架也开始破损。2008年初,庄峪光受邀前往查看并主持设计修复方案。他小心翼翼爬上屋顶,仔细查看发现,此前屋顶曾多次修缮,屋架系统很是复杂。

“必须实施大手术修复!”庄峪光称,励志社虽未列入文物建筑,但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修复方案中,专家在尽可能保持大楼原貌基础上,适当增加了大楼的层高及坚固性。大楼外貌基本未变,考虑到建筑的实用性,大楼“内脏”进行了改造。

春节前投入使用将成会议室

据悉,修复工作早已陆续展开。去年初,最为复杂的“屋顶复原”工作启动。为保持大楼屋顶外观,专家组多次爬上屋顶测绘,并完整记录了大楼屋顶、屋檐的相关数据。屋檐外观的颜色、图案等也都有精确记载。施工过程中,屋架及屋檐均是按照原风貌修复。“光屋顶前前后后就花了七八个月时间!”现场施工负责人说。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仅剩楼内装修及大楼周围的景观工程。现场施工工人称,他们将力争在本月20日前完成相关扫尾工程。如果相关工作进展顺利,春节前将可投入使用。重新修缮后的“励志社”将成为会议室,可用来召开会议、接待外宾。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