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30位古稀消防志愿者风雨无阻守护文保区

志愿者检查-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志愿者检查

 

  在宁波城区中心月湖周边,那些密集的“老房子”承载着宁波的历史文化,成为宁波的文化符号。从2010年开始,月湖西区启动了拆迁工作,里面“老房子”的安危牵动着众多老宁波的心。

 

  “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守护这些‘老房子’义不容辞。”2013年,以海曙区月湖街道天一(桂井)社区的退休党员王桂灿为首,一支党员引领、居民骨干加盟的月湖文保房消防志愿者队伍“横空出世”。每周一上午,他们走街串巷,穿梭在月湖的老墙门内外,巡视房屋安全、排除消防隐患、助力安保工作……成为这片“老房子”的坚强“守护神”。

 

  走进宁波月湖西区一望便知,这里“老房子”的密集度堪称全市之最。天一(桂井)社区辖区内有106处各级文保单位,这些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年数长,逐渐破败,而且长期空置着,消防隐患大,一旦发生火灾直接威胁着文物的安全。周边居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发组成了这支消防志愿者队伍。

 

  社区请来了当地消防官兵对志愿队伍进行了文保安全、消防知识培训以及消防演练。两年多来,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近30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3岁,每周风雨无阻定期巡查。今年66岁的王桂灿老人在月湖住了30多年,如今已搬迁高塘新村,但他没落下一次巡逻工作。说起每次的巡查要点,他如数家珍:“很多木头腐朽了,还容易生白蚁,导致坍塌,房梁、瓦片等一旦压着电线就存在消防隐患;夏天枯枝败叶积得厚了,要及时清扫以防自燃;消防设备要及时检查是否过期;还要查看房子里的消防水缸是否装满水……”

 

  队员们每次巡查,要花上半天时间,院里院外仔细查看,一丝不苟。2014年年底在翁文灏故居巡查时,志愿者发现屋内消防栓水压不够,于是立刻将情况上报,几天后消火栓就增了压,及时消除了消防隐患。说起两年来坚守的原因,队员们表示,因为大家对这片老房子的感情实在太深了,保护这片老房子就是保护月湖西区的历史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大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去年11月,王桂灿被公安部消防局授予“优秀社区消防大使”的称号。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