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文物沦为商业活动的道具

  未来一两年内,11家市属公园中的16项文物古建将修缮一新,包括北海公园西天梵境大慈真如宝殿、天王殿等建筑群修缮工程,颐和园园墙抢险修缮、涵虚牌楼修缮等工程,天坛公园双环亭建筑修缮工程,中山公园中山堂地面修缮工程等。近期,在文物部门支持下,景山公园寿皇殿等修缮工程已经启动。

  4月25日,市公园管理中心发布市属公园文物古建保护成果。近年来,市公园管理中心推动一批文物古建的收回和保护利用。2015年,启动了颐和园、北海、中山公园等文物古建修缮工程10项,一般性项目43项,完成古建修缮3万余平方米,古建围墙修缮近1300延米,古建院落开放面积增加6000平方米,带动景区开放近1.6万平方米。

  据介绍,11家市属公园都是北京的历史名园,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两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8处,市级文物单位6处;共有各类古建1274处,其中1055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皇家名苑、祭祀神庙、革命旧址、名人墓园等。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市属各公园实施各类文物修缮共120余项,共14万平方米。

  目前,11家市属公园全部制定了《文物保护规划》。市公园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全面实施市属公园文物保护及管理利用,以发挥文物古建群落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实践、北京旅游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北京历史名园的景观效果和文化价值,拓展游客市民的参观游览空间。

  今年,11家市属公园计划开展16项各类古建修缮项目。其中,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景山公园寿皇殿,北海公园西天梵境大慈真如宝殿、天王殿等建筑群修缮工程已于近期展开;香山寺、北海西天梵境、中山公园社稷坛神厨、神库等项目今年即可完工。

  “在这些文物古建完成腾退修缮后,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文物空间的利用上。”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着手编制历史名园古建文物保护规划,建立科学系统的历史名园保护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三年前,景山寿皇殿建筑群一期腾退交付。近期,在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建筑群修缮工程已正式启动,预计2017年完工。

  寿皇殿是皇家举行丧仪和祭祀活动的场所,还是皇家珍藏帝后珍宝遗物的库房,曾经珍藏着许多帝后生前使用过的日常用品。寿皇殿为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建筑群,是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此前一直被北京市少年宫占用。该建筑群占地52318平方米,其中2013年12月已交付的一期共计占地面积21256平方米,东西宽度为141.16米,南北深150.58米,内外双重围墙,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城池,总建筑面积3797.68平方米。

  西天梵境,是北海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去年9月经市文物局批准并投资,西天梵境景区开始整体修缮。

  此次修缮范围包括华藏界牌楼、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等8座古建筑,总面积为2125.93平方米;修缮内容包括建筑大木构架、屋面、木装修、烫蜡、油饰彩画、琉璃装饰构件等。

  据介绍,目前景区钟楼、鼓楼屋面修缮已完成;天王殿、东配殿、西配殿屋面已处于瓦施工中。其中,最主要的大慈真如宝殿由于涉及到特殊木材,并且施工技术比较复杂,目前处于木构架整修阶段。

  目前,整个工程已接近完成总任务量的35%,修缮工程预计年内完成,之后景区将向游客开放。

  位于中山公园社稷坛西南角的神厨、神库,年久失修,去年年底已开工修缮,计划于今年9月底之前竣工。

  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用于安放太社、太稷神牌及有关陈设、祭器、厨具和制作祭品之所。

  25日下午,南京市文广新局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该市国家级文保单位、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大成殿于24日下午举行房地产新闻发布会影响负面,该馆负责人未履行任何报批手续,严重违规,责成停职检查。(4月25日中国新闻网)

  从24日下午在南京市朝天宫博物馆举办房地产新闻发布会,到25日下午发布对相关人员的处罚规定,不得不说相关部门在对一次事件的处理是相当迅速的。在笔者看来,这一次,南京市文广新局的处理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尊重。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与文物保护不相关的商业推介活动,是把传统的文化文物当作了一种商业赚钱的手段。

  南京市文广新局局党委认为:南京市博物馆有关负责同志同意在国家级文保单位举行商业活动,未履行任何报批手续,属擅自许可,严重违规;将国家文保单位和公共文化资源提供开发商用于商业用途,不符合文博场馆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前几日,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在一博物馆的录制就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不管是出于商业目的亦或是为了达到对博物馆的一种宣传,在笔者看来,我们都需要尊重这些优秀的历史文物,尊重沉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文物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为了让人们守住自己的文化与根源。在现在这样的快餐时代,人们对于金钱利益的追求往往大于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寻源。闲暇时,更多人选择逛街上网,而不是沉下心来欣赏一件古物,了解一段历史,也许这些文物获取的关注目光已不如从前,但这并不能成为将其商业化的理由。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对文物的保护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在博物馆举办房地产新闻发布会,就算没有直接破坏文物,但就这样的一个场合来说,是否真的合适呢?把商业化越来越多的融入到这样严谨的文化场所之内,是对于文化的一种不尊重。当文物开始沾染越来越多的商业气息,其本身所代表着的文化内涵也在开始慢慢变味。

  对于文物的保护不仅仅要依靠政府,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保护历史文物,尊重历史文化,不要让文化沦为商业活动的道具。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