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成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北京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一座座古建筑如同历史展开的卷轴画。如果这些古建筑迫切需要你的保护,你是否愿意与志愿者们同行?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自2014年开展两年来,已有千余名文物保护志愿者参与宣传与保护。

  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文化遗产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17日,在海淀区圆明园外,许多文物保护志愿者和市民游客们围在长长的画轴旁边,用五颜六色的画笔为印有文化遗产景区轮廓图涂上美丽的颜色。这种名为“画说文保”的宣传形式很受欢迎,加深了大家对古建筑结构的了解。离画轴不远,捏泥人活动则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参与。“希望孩子能感受到老北京文化的精妙,从小知道保护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物和文化。”一位带着女儿来捏泥人的市民对记者说。

  海淀区的穆女士是一名文物保护志愿者。她说:“自己平常喜欢历史,对文物知识感兴趣,这次过来为游客现场讲解圆明园的文物知识,感觉志愿者行动很有意义。”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有文物保护志愿者1023名,然而,相对于北京市众多的文物点,志愿者的数量远远不够。“从志愿者的分布看,差异也很巨大。城六区相对集中,远郊区则明显人力不足,尤其是长城沿线区域的文保志愿者队伍急需加强。”北京市文物局执法队队长赵建明说。

  据悉,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于2014年4月12日在国子监启动,至今已历时两年。主办方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培养并提高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力争年内再增加500名文保志愿者加入到文保的队伍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