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首例盗掘古墓葬罪案件开庭审理
2016-04-20 16:21:51 来源:嘉兴日报 已浏览次
去年,发生在秀洲的大名人沈曾植祖孙三代墓被盗一案,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嘉兴、秀洲两级公安机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成立专案组,经过一系列缜密侦查,很快侦破了该案,并抓获了以张某等为首的跨省盗窃团伙。4月14日上午,秀洲区法院开庭审理这起盗掘古墓葬罪案件,12名被告人均当庭认罪,不少人当庭表达悔意。
法庭上,公诉人当庭指控,2015年4月下旬起,被告人张某等人多次采用铁锹铲土、洛阳铲打洞、炸药爆破等手段,对位于秀洲区王店镇的沈宦墓地进行挖掘,并从沈维鐈、沈宗涵墓窃得绣衣服、银头饰、银簪、朝珠、铜手炉、银耳坠、玉雕蘑菇蜻蜓配饰等文物。而被告人管某经知情的被告人邱某介绍,在明知是赃物的情况下,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古玩城楼下向被告人张某等人收购盗墓所得物品,后将收购所得朝珠予以转卖。2015年6月25日,被告人张某等多人经事先相约至嘉兴市城东火车站旅馆会合,正计划对沈曾植家族墓再行盗掘时,被公安机关抓获而未实施。
公诉人认为,被告人张某等十人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应当以盗掘古墓葬罪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邱某、管某明知是盗掘古墓葬所得赃物仍帮助销售或直接收购、转卖,应当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二人的刑事责任。
沈曾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声中外,誉称“中国大儒”,其社会声望高、影响广。法庭上,被告人张某表示,他也是在和朋友打牌时,听一个广西朋友说起要不要去挖这个墓,才产生想法的。张某本身有挖煤经历,因此,准备起盗墓工具也是得心应手。据其坦白,爆破古墓的炸药基本是他和袁某去搞来的,洛阳铲、铁锹等工具则是他去市场上采购的。在前四次盗墓过程中,他们有的专门挖洞、有的负责望风、有的接应、有的进墓偷东西,每次都选择在凌晨前后作案。因为多次爆破古墓,团队里有的成员因为害怕退出了。为此,他们几次盗墓的人员也是有所不同的,不断有新成员加入。
记者了解到,被盗的文物已由被告人管某及其亲友退回或已被追回。而这一盗墓团伙成员平均年龄为四五十岁,以江西新余籍为主,学历普遍不高,有的有正当工作,有的游手好闲。案发后,不少人表示愿意退回赃款。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