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台门“风雨飘摇”,“修旧如旧”怎么修?
2016-03-24 13:59:38 作者:俞佳铖 来源:绍兴晚报 已浏览次
白墙黑瓦,雕梁画栋,老台门是老绍兴的一大特色。然而,越城区龙山后街的姚家台门已破旧不堪,十分脏乱。昨天,跟着姚家台门主人汪女士,记者走进这座老台门。她说,老台门昔日风光已不再,希望和有关部门一起“抢救”姚家台门。
龙山后街6号的姚家台门,承载着汪女士满满的回忆,今年52岁的她曾在这里住了34年。前往姚家台门的路上,汪女士给记者这样讲述台门往事。
上个世纪,汪女士的爷爷买下龙山后街6号这座台门,这是一座有明朝建筑风格特色的老台门,面积300多平方米。台门斗、堂屋、厢房、天井等结构一应俱全,木结构的大门、房梁、窗户上,雕刻着精致的花鸟鱼虫。
昨天,记者来到姚家台门,一扇十分破旧的大门的门板千疮百孔,关不关已毫无意义。推开大门,只见到处是一堆一堆的垃圾,电线和晒衣绳像蜘蛛网一样交错,衣物悬挂在半空中。往日的天井已不复存在,随意搭建的生活设施已“占领”了这块地方,只留下一人过道。
在汪女士的指引下,记者在房屋上方,依稀看到雕梁画栋的痕迹,但因屋顶破漏,风雨侵蚀,木梁已面目全非。老台门里的一扇扇木门、木窗等,都已破损,很难找到完整的。
汪女士告诉记者:“听人家说,老房子要有人住,不然很容易残破。所以我一直托中介帮我租出去。现在这里租住着3个人,来来去去的租客基本都是外地人。老房子只能用马桶,不方便,我的租金收得很少,每月只有200元。”
2002年9月,老台门贴上了一块牌子“绍兴市文物保护点姚家台门”,下方落款是“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汪女士说:“看到这里成了文物保护点,我挺开心的,老台门是绍兴的一道风景,应该保护起来。”
汪女士有心保护老台门,但老房子毕竟饱受风雨腐蚀,年久失修,再加上多年出租,保护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这些年,汪女士总想着要修一修老台门,她觉得老台门是文物保护点,如果要维修,应该咨询相关部门。
这一咨询,问题来了。文物保护点的修缮,可没那么简单,必须科学合理地维修文物,使文物价值不受影响,确保修旧如旧……种种条件限制,汪女士哪敢轻易“动土”。她把这个情况反映到文物部门,但迟迟没得到妥善处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