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发现古墓因文物局不给“辛苦费”拒绝上交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辛苦守候了3个多小时,文物部门来了既没有带任何证件,又没有给大家一点辛苦费。”

 

  昨日,陕西周至县凤凰岭村的村民发现古墓及时上报,因不满文物部门没有出示相关证件,没有给“辛苦费”而将文物“保留”在村中。

 

  周至县凤凰岭村的村民在村北边修路时,听到有砖块动的响声。“下去用手一扒,发现有墓砖和一个洞口,洞里面黑乎乎的,隐约能看到摆放着一些陶器。我们一边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一边派人看守墓口,以免有人来破坏。”张尚峰说,他和焦选民、张景义等9名村民轮流守候在墓口,中午饭也是轮流回家吃。

 

  到中午的时候,当地派出所和周至县文管所的考古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发掘。

 

  “考古人员来时也没有带任何证件,我们还看到有一名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将一个小铜镜装进了口袋没有登记,我们觉得他们没有按照法定程序来做,因此我们将文物保留在村中。”

 

  几名村民说,他们辛苦几个小时守护文物,应该给予经济补偿和辛苦费。

 

  拒不上缴文物属于违法行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前往现场发掘的周至县文管所的薛振龙和曹小雨说:“是周至县公安局文物稽查大队和竹峪乡派出所的人员通知我们去的,当时是下午1点多,还没有上班。”

 

  薛振龙和曹小雨赶到现场后,对墓室中的文物进行一一挖掘,有10件文物,都是汉代的酒窖、谷仓之类的陶器,还有一个为亡者口中置放的口含玉和一个小铜镜。

 

  对于村民说考古人员试图将小铜镜放到口袋不做登记,曹小雨说,当时墓室里面黑乎乎的,小铜镜是从夹缝中拾起来的,为免小铜镜受太阳暴晒受损,会及时装进口袋,从墓室出来准备再做登记,绝不可能私吞。

 

  该所所长李维畅也证实了这种说法,把铜镜装进口袋主要起保护作用。

 

  薛振龙说,村民发现及时上报保护文物、查看执法证件的行为,都是应该的。“我们原来的执法证件2008年初已经到期了,新证到现在还没有下发,当时没有带老证件,但因为公安局的同志一直都在现场,他们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份。”

 

  记者就此事电话采访了西安市文物稽查队副队长上官卫平,他说,对于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缴国家的,都是违法行为,村民将文物滞留村中索要辛苦费已经属于违法行为,他们将介入调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