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保单位日常维护及管理
2016-03-16 13:59:07 来源:中国文物报 已浏览次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婺源县博物馆馆长 詹祥生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简称“国保单位”)4295处,这一数字,对历史悠久,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显得特别珍贵和稀少,而挑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如何对其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问题。这些国保单位一旦维护和管理不善而消失,受损的不仅是弥足珍贵的文物本体,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中央财政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大多数国保单位得以有效的维修。但国保单位除墓葬、石窟寺等外,大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特别是南方多雨潮湿,历经风雨数百年,其文物本体保存现状已十分脆弱,如祠堂、桥梁、建筑群、民居等。国家在投入大量资金对其整体维修后,面临的是日常缺乏专人养护和管理因人为与自然因素,使得文物本体“小病”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南方梅雨或冬天降雪而酿成整体倒塌或消亡;文物本体因火灾而毁于一旦等悲剧,时有发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建立科学有效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已十分紧迫,为此建议:
对国保单位建立“六级”联动保护机制。即国家、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国保单位保护责任书的“六级”联动保护机制,每月汇总各地的国保单位动态管理,并将这一保护机制纳入各级党政部门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国家根据上报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条件允许或国保单位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文物保护站。特别是作为开放旅游景区的国保单位,安排必要的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巡查,使其隐患问题及时能够发现和处理。
对于国保单位,给予必要的维护保养费用。鉴于目前国家财力所限,建议对每个点的国保单位投入五万到十万元,用于专人看护和日常维修,由财政部门监督,文物部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对国保单位进行日常维护,如屋顶的瓦件添补、内木构件的顶撑、外墙体的临时扶正等等。这样有益于国保单位本体寿命延长,以及维修周期得以延缓,从而使国家保护专项经费得到充分发挥效益。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