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申遗工作获国家文物局肯定

  2016年2月25日,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等单位负责人赴国家文物局专题汇报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申遗工作情况。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听取汇报,并就进一步加快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宋新潮指出,良渚遗址的价值非同一般,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人类罕见的珍贵历史遗产。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各级部门和领导高度重视遗址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形成了广泛共识,付出了积极努力,在建立遗址保护补偿机制、正确处理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公众参与保护工作等方面都率先作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大遗址保护管理的良渚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宋新潮强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要进一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做好考古发掘、学术研究和阐释展示等工作,全面提炼和评估遗址价值内涵,努力形成开放的、多学科融合联动的研究格局,大力开展宣传推介良渚文化的各类活动,进一步突出良渚遗址在中华5000年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强调原住民生活的延续性和文化的连续性,尽可能保留原生环境,避免大拆大建;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要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国际考古学权威伦福儒先生等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积极推动良渚文化走向世界。

  宋新潮表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始终坚持“申遗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的正确理念,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最近又获得了发现良渚时期11条水坝的重大考古发现,进一步充实提升了良渚遗址的价值内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将良渚遗址建成世界一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实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国家文物局也一定会继续全力支持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