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从“冷冰冰”到“暖暖哒”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期走红网络,“温暖”了很多观众。这部介绍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纪录片于今年1月7日在央视9套首播,当时便获好评。此后一个月,该纪录片持续在网上发酵,直至“燃”了起来,点击量达数十万,豆瓣评分高达9.5分,赶超当下热播的电视剧。

  纪录片虽只有三集,但很多网友看完后都觉得意犹未尽,甚至还有人直呼“中毒”。一部仅有三集的纪录片为何得到如此热捧?文物修复素来是幕后工作,常人难以接触和了解,更何况是在红墙内的故宫。当屏幕上,尘封数百年、破损严重的国之重器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重新焕彩生辉时,心中的震撼便油然而生。

  如果说文物本身是冷冰冰的,那么文物修复师的手就使它们具有了温度。在镜头下,观众看到了传承千年的修复技艺,也看到了高科技的应用;既看到了沉稳和善的老师傅,也看到了平凡淡然的年轻学徒。在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平常言语中,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匠人精神。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人感到暖暖的,也正是这种暖暖的感觉,打动了不少观众。

  从“萌萌哒”文创,到“暖暖哒”纪录片,故宫一直在尝试着跨越高墙,走入寻常百姓家,观众的好评证明了一切。其实,不仅文物可以如此演绎,文化领域能够改变的还有很多。文化本身就具有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优势,文化工作可以试着以更“暖心”的方式牵手大众。无论是博物馆、美术馆,还是图书馆、展览馆,都能够通过改变姿态和方式,让观众更愿意接近文化艺术,甚至喜欢到痴迷。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