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文保房成“危房”修缮费难坏房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3年底,济南市民赵先生位于金菊巷的老宅子被评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本是一件荣耀之事,却让赵先生陷入困扰。如今这栋老宅子墙体倾斜,成了一栋“风雨飘摇”的危房。赵先生本想推倒重建,却被政府有关部门叫停,称文保单位只能修不能拆。可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修缮房屋需要20多万,远比重建花费更多。

 

  这栋老宅子位于金菊巷一号,据赵先生介绍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2001年,赵先生就从这里搬了出去,“那时候,这栋房子就基本不能住了,孩子担心我住着出危险,把我接走了。”自那之后又经历了14年风风雨雨,这栋老宅子已经成了一栋“危房”,墙皮脱落、墙体倾斜、房梁不稳、屋顶也有部分坍塌,打开掉了两块玻璃的木门,屋里被各种废弃不用的旧家具堆满,显得杂乱不堪。

 

  记者注意到,在一进大门的墙上甚至还贴着“此处危险,注意安全”的警示标语。赵先生说,这是街道办事处给贴上的。

 

  自从这栋老宅子被评上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赵先生就为怎么处置它犯了愁。“这房子破败成这样,早已经没人住,而且在这也是个危险,谁也不知道哪天就突然倒下了。”赵先生说,每逢夏天刮风下雨的时候,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发生意外。

 

  于是,赵先生就琢磨着能否在原址上重建一栋屋子。但是这个计划很快被文物局否决了,称这是文物保护单位,不能拆,只能修。根据《济南市文物保护规定》 第十四条的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依法修缮、保养,这修缮费用需要赵先生个人承担。赵先生也合计过,修缮老宅子可能要花二三十万,拆了重建只需要十二万,“修的话得多花一倍的钱呢。”

 

  在修缮或重建这个问题上,赵先生和有关部门有了分歧。

 

  去年记者曾经采访过类似案例,距离金菊巷一号赵先生的老宅子不远,位于双忠祠街的吴家公馆也面临着坍塌的风险。当是吴家公馆三根顶梁柱折了俩,剩下的一根也严重腐蚀,只能暂时用千斤顶扛住。后来经过媒体报道,吴家公馆的耿先生和有关部门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双方同意共同出资对吴家公馆进行了修缮,赵先生也希望能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