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三年不懈寻找追回国家二级文物

  近日,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三策村邹贵卿湾锣鼓声声,鞭炮烟花齐放。村民聚集在邹氏祠堂门口,庆祝失窃3 年多的汉白玉香案回归祠堂。

  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 年)的邹氏宗祠, 是大冶地区建筑年龄最久、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建筑。2008 年,该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该宗祠内,有一个长2.6 米,宽0.53 米,高1.13 米,重达数百斤的汉白玉香案。该香案是清顺治九年(1652 年)祠堂重修时,由名匠精心雕刻而成,是国家二级文物,也是祠堂的镇祠之宝。

  2012 年11 月26 日,汉白玉香案及案上的一个香炉、两个花瓶,一夜间不翼而飞。大冶警方展开调查,但因地处偏僻,作案手法隐蔽,侦破工作一直没有进展。

  事发后,村民们自发组织了“寻宝队”,利用长期在各地做园林古建生意的便利条件,四处查询失窃的香案等物品。村民们还多次筹资查找,至今村里的墙壁上还贴有村民捐款的账目公开红榜。

  今年9 月,村民邹某在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一私人展览馆内,看到一条汉白玉香案,与湾子失窃近3 年的香案非常相似。后经湖北省文物专家团队实地鉴定确认,该香案正是邹贵卿湾被盗的香案。

  大冶警方和文物保护部门赶赴永州索讨文物。然而索讨工作远比村民想象的艰难。物品持有人避而不见,百般否认推诿,甚至辱骂、威胁专办人员。

  在大冶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追讨专班在第四次前往永州时,终于把汉白玉香案带了回来。

  “我们会保管好它,不会再让它丢失!”说这话时,65 岁的村民邹序纯言语间还透露着遗憾,因为他还惦记着同时被盗且仍然下落不明的香炉和花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