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下穿文保单位会否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部门表示,目前的十号线线路布局基本位于二号线、三号线的中间位置,布局均匀、合理。“线路在中山大学校园中轴线段埋深较深,拟采用盾构法施工,对中大历史校区、中轴线的影响较小,具体工程设计方案还将详细考虑工程对沿线历史建筑等建筑物震动影响等。”

  对于中大校友担心地铁施工或将破坏中大历史风貌,广州市规委会委员施红平表示并不赞同。“且不说地铁盾构全部是在地下,不会钻出地面,单就破坏而言,中大北门科技中心和不久前南校区扩大建设量方案已对历史风貌形成了破坏,这种破坏比地铁破坏要大多了”。

  然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认为,地铁会否对文物造成影响,需要针对个案多次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最终结果要上报文保部门。广州过去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比如陈家祠、南海神庙,分别有一号线和十三号线经过,当时都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开工至今没有出现不良影响,但位于先烈路的张民达墓,在2011年由于地铁施工爆破,墓前石头牌坊就曾被震塌。

  中铁隧道集团一名建筑专家表示,地铁隧道下穿建筑文物是否有影响要看两者的间距,如果是在正下方穿过,施工过程中影响会比较大,因为地下隧道开挖时可能要爆破施工,会带来很大的震动,影响建筑安全,如果间距较大,则可以采取事先对建筑文物加固保护的方法,地铁施工影响会较少。不过目前从地铁规划线路图上暂时看不出是否在建筑文物的正下方,建议选线时在满足地铁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尽量避让建筑文物,实在避让不了,则在后期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缩小施工对建筑的影响,不过这么做建筑成本可能会很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