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项目未经考古就开工 唐长安城遗址渐消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唐西市三期佳郡”项目,未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就开工建设,致使商肆、作坊遗迹密集的西市西南部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随着数次城市扩建,特别是近30年来西安市的急剧扩张,唐长安城遗址正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及一栋栋高楼的拔地而起日渐消失。”

 

  在最新一期的《瞭望》杂志上,刊登了张建林和龚国强的署名文章。二人从事隋唐考古多年,此番发文,除了痛陈隋唐长安城日渐消亡的现状,同时呼吁政府能够尽早建立隋唐长安城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以便及时掌握城市建设与变化的情况,实施动态检测。

 

  西安多个建设项目未进行考古发掘

 

  两位专家在文章中指出,目前西安的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现象,比如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西市在施工前没有事先报批,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西安地铁车站没有进行考古发掘。

 

  特别是2015年,在西市遗址上建设的“大唐西市三期佳郡”项目,未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就开工建设,致使商肆、作坊遗迹密集的西市西南部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虽然西安市2012年政府出台了在基本建设中加强文物勘探的通知,但两位专家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勘探质量堪忧,仅是敷衍了事,反而成为了有些基建部门破坏遗址的合法借口。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保护唐长安城应明确考古发掘为主,考古勘探为辅的观念。同时纠正重墓葬、轻遗址,重宫殿寺观、轻里坊等一般遗迹的急功近利风气。

 

  国家文物局已下文督办

 

  两位专家认为,陕西省政府应该作为牵头单位,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建立隋唐长安城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将隋唐长安城遗址图与西安市精确地图及城市规划图套叠,明确城市现状、遗址分布、规划发展趋势。从而“抓住最后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获取唐长安城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多地保留一些遗迹,传给子孙后代。”

 

  西部网记者了解到,这篇文章已经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1月12日已经给陕西文物局下发了督办单,要求对此事进行调查。西安市文物局也紧急召开会议,对文章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调查。

 

  文中提到的“大唐西市三期佳郡”项目,据记者实地探访,目前处于停工状态。而西安地铁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表示,西安地铁一直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据他了解所有地铁线路都做过考古勘探,并报文物部门批准后才施工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