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岁古塔修缮一新北京白塔寺重开游客大增
彩色经幡映衬着白塔。孙琳摄
12月6日,元大都地标遗址——北京妙应寺(又称白塔寺)在经历了长达2年7个月的维修期后首度开放,这一天,也是这座塔竣工736周年的纪念日。
12月11日早上8时45分,还未开放的山门外早已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9时整,山门准时打开,游客们鱼贯而入络绎不绝,既有三五成群的摄影爱好者,也有带孩子遛弯的附近居民;既有专程从青海赶来朝拜的喇嘛,也有四海云游来此交流的河南僧人,宽广的庙宇庭院一时间热闹非凡。北京的晴空下,高达51米的白塔在冬日阳光中熠熠生辉。
忽必烈亲自选址重建
白塔寺管理处主任杨曙光向本报介绍,白塔寺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公元1096年),时称“永安寺”,后毁于金元战争。1271年,由忽必烈亲自选址,在废址上重建藏式佛塔。
妙应寺最初称“大圣寿万安寺”,作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家庙,成为元朝皇族祭祀祈福的活动中心。
白塔由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主持设计与施工,历时8年建成,成为元大都最高的建筑,与大都并称为“金城玉塔”。白塔融合了中尼佛塔的技艺精华,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
杨曙光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0年前后,白塔进行过8次大小修缮,其中以唐山大地震之后的1978年及本次修缮为规模最大、历时较久。
此次大修是因为从2010年开始,白塔覆钵体表面抹灰出现大面积空鼓、裂缝及脱落,威胁到了文物本体及周边居民的安全。
为了妥善保护建筑原貌和周围居民,白塔寺管理处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自2007年起对白塔进行现状勘查并进行塔体变形监测,并于2010年编制了修缮方案。从2013年6月开始施工维修,至2015年11月正式完工,历时2年7个月。
近3年修缮“驻颜”有方
“这次修缮与往常不同,属于现状维修。我们坚持‘最小干预’,采用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传统作法,以不改变文物现状为原则,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了白塔的历史信息。”杨曙光解释。
此次修缮,重点之一就是给塔身重新抹灰。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将表面旧灰铲掉,对因浸水而碎裂、酥碱的表皮砖进行剔补。结合北京秋冬季干燥的气候特点,自然晾晒一年,以此降低塔身砌体的含水率。待砖层各项指标符合条件后,重新抹上传统的麻刀灰。
白塔寺修缮设计负责人熊炜表示:“这些麻刀灰是用来自门头沟的石灰配以5%的麻刀制成的。抹灰前先在塔身每隔四五十厘米用竹钉固定一段麻揪,灰层便被牢牢抓住,形成一个整体。”
杨曙光强调,此次维修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施工人员除了重新抹灰外,还对塔身覆钵体7道铁箍进行了全面、彻底的除锈处理,并检修了白塔的宝顶、天盘及寿带部位,更换了白塔的避雷设施。
将近3年的修缮工程,基本上消除了白塔现存的安全隐患。同时,白塔寺管理处还借修缮之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勘察,对白塔建筑工艺等相关数据进行了采集整理,提高了对白塔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
开放首周游客大幅增加
白塔寺修缮之后,吸引了不同年龄、地域的游客前来观光。晴空下,白塔巍然矗立、经幡随风飘动、古树盘虬卧龙,每一处景致都引得摄影爱好者兴致盎然。白塔旁,信众们双手合十绕塔而行表达敬意。大殿内,一位来自青海的藏传佛教法师对着佛像虔诚礼拜。他告诉本报,听说白塔修好了,自己马上赶过来看看。“这寺庙是老寺庙,佛像也是老佛像。现在一修,还保留着原来的面貌。百闻不如一见啊!”
据工作人员介绍,白塔寺将继续对老年人、残疾人、中小学生群体实行凭证免费参观的优惠政策。数据显示,持博物馆通票入馆参观的游客人数较之以往显著增加。综合首周游客量数据,平均每日参观人数较修缮前增加约80%,周末游客量甚至增加100%.
此次重新开放,白塔寺管理处保留了“白塔寺历史文化展”、“藏传佛教艺术展”等精品活动,还不断推陈出新,举办了“元三都城市文化展”及“唐卡臻品艺术展”等展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