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建筑桑庐杂草茂盛近期已进入“整改程序”

  近日一位女士致电12345称:拱墅区小河路刀剪剑博物馆对面的文物保护单位“桑庐”内有很多杂草,且房顶上脏乱,女士认为该文物保护单位未被有效保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市民投诉:桑庐过于“杂乱”

  说起桑庐,许多人都会觉得有些陌生。这栋建筑位于拱宸桥西小河路西侧,建筑为四合院式,长方形的庭院,北侧一幢两层楼房,南侧为两幢平房。桑庐是杭州近代较早提倡科学养蚕的蚕种场,又名新光蚕种场,始建于1935年,由安徽省绩溪县汪协如女士创办。这位汪协如女士也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1937年她东渡日本攻读蚕桑专业学成归来,就一心想在家乡开始她的实业救国之路,桑庐也对当时杭嘉湖一带的蚕桑业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3年10月31日,桑庐被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为杭州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点。

  市民谢女士家住九龙仓·碧玺轩小区,从家里窗户望出去就是桑庐。“我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我是今年7月份搬进来的,我们业主群经常在讨论这个问题,好歹也是文物保护建筑,一直这么杂草丛生、破败沧桑的样子,好像真的不合适,非常煞风景。”

  记者昨天也在现场看到,坐北朝南的庭院长满了杂草,两侧建筑里都有人在办公,除了有一定空间留出作为停车使用外,无论是树木还是草地都“过于茂盛”,确实是一副长久未打理的状态,显得杂乱无章。

  记者沿着桑庐周边走了一圈,除了门匾上的“桑庐”两个字外,从外面几乎很难察觉出这是一幢近百年的历史保护建筑。

  管理单位:整改已进入“程序”

  得知谢女士反映的情况,杭州市运河集团文化旅游公司的物业主管石浩磊很是重视。

  “她很专业,很感谢有市民在关注桑庐的情况,很感谢她对文化保护事业的关注。”石浩磊说。“从今年8月开始,我们也发现了桑庐的一些问题,例如,杂草,屋顶卫生,以及一些线路老化等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们很慎重地咨询了专家,并找设计单位做了整改方案。”

  石浩磊说,因为问题较多,方案做出来后,预算有50多万元。按照杭州市相关招标规定,方案预算做出来后,必须进行审核,并公开招标,走询价等程序。“一来二去,耽误了不少时间。”

  “也很凑巧,这几天刚好是预算审核下来的时间,今天上午我们都还在催审核单位。”作为该项目的经办人,石浩磊说,他会尽量加快事情的处理进度,“一旦预算审核通过,我们将全方位地修复整改桑庐,全力以赴保护文物建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