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碰了文物:盘点近年来的文物损坏案例
2015-09-20 17:33:50 来源:新浪收藏 已浏览次
故宫博物院铜缸被一对情侣刻字“秀恩爱”一事近日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法律界人士称:对这样的犯罪行为应该“立案侦查”。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个人故意损坏文物的“案件”不胜枚举,就连出于保护目的而“误伤”文物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有意为之
承德避暑山庄石碑
遭“泼墨”
2011年,承德避暑山庄的碑文《绿毯八韵》与《平旦》都被墨水污损。《绿毯八韵》碑是一座碑帽、碑座齐全的卧碑,汉白玉雕成,碑文是乾隆四十六年六月乾隆皇帝所作。山庄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清洁工对记者说,石碑遭到墨拓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这次拓片的人可能是因为技术不高,才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损。
博物馆大殿门扇
楠木雕饰被割掉
2011年,又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其博物馆澹泊敬诚殿后门部分门扇上的楠木寿桃和蝙蝠图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门扇处,“蝙蝠”的双翼被利器切割掉,有的门扇“蝙蝠”则被完整割掉,切口的地方露出了白色的未经漆画的木质。除了被破坏的“蝙蝠”,门扇下部的“寿桃”的叶子等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
古床博物馆
遭参观者“砸场”
2012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马鞍山德化堂古床博物馆内,由于室内游客过多,致使馆内一些贵重文物遭到损坏。参观人潮过后,古床博物馆工作人员看到的除了游客丢弃的垃圾外,还有人为破坏的痕迹:在博物馆前厅,一根钟乳石柱子被掰断,一张明末时期珍贵古床上的镜子被碰碎了,还有一个清代红木面盆架盖板被掰成两半。
一屁股坐断万安塔塔顶
2012年1月6日,一名游客为拍照攀上上海古猗园内的万安塔,又因用力过猛不慎摔下,致使塔顶两节球形刹座断裂,掉落时还砸碎两面石质护栏。古猗园官方微博称,损坏的万安塔曾位于元代泰定年间的南翔镇槎溪万安寺中,此次断裂的刹座是古代文物。
埃及神庙
惊现“到此一游”
2013年5月24日晚11点,网友“空游无依”在其微博上发了一张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照片,并评论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这件事激起了国人的愤怒与自省,仍在上学的丁锦昊遭到中国网友人肉搜索,其父母也不堪压力公开道歉。
北京西便门城墙
四处“海誓山盟”
对着沧桑古城墙海誓山盟确实是挺浪漫的事情,位于北京西便门的北京城墙遗址上,青灰色古朴的城砖上随处可见这样的甜言蜜语。沿着楼梯走上巍峨的老城墙,仔细向城砖上看去,“xxx我爱你”“xxx我要和你一生在一起”,几乎所有的砖块上都有字迹,其中不乏脏话。
卢浮宫名画
被游客“个性签名”
2013年2月7日下午,法国卢浮宫朗斯分馆珍藏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吸引很多游客参观,一名年轻的女性参观者用黑色光标笔在油画的右下角写下“AE911”几个大字。该女子当场被博物馆保安人员与另一名参观者抓获,并被送往警察局进行拘留审问。
无心之失
故宫文物
被科研工作者“误伤”
2011年7月30日晚,有网友微博爆料称,故宫工作人员不慎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哥窑瓷器“摔碎”。后经故宫方面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因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发生损坏,初步判定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事故发生后,故宫方面暂停实验室的全部测试工作,同时对事故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耶稣画像
惨遭“毒手”变猴子
西班牙80岁老太塞希莉娅·希梅内斯偶然间发现了博尔哈镇教堂内有一幅马丁内斯所绘的《戴荆冠耶稣》。她非常喜欢这幅陈旧的壁画,于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了“修复工程”,最终造就了“艺术史上最大的修复灾难”。希梅内斯并非有意和画像过不去,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只是对自己的“艺术天赋”过分自信,事后她也懊悔不已。但整场事件的结局更出乎意料,事发后全世界的基督教徒和艺术发烧友纷至沓来,争睹变成“猴子”的耶稣画像,博尔哈小镇因此大赚了一笔。
达·芬奇名作
失色成“LED屏幕”
《圣母、圣婴和圣安妮》是达·芬奇已完成的杰作之一,长久以来它一直在卢浮宫展出。该博物馆委员会常想修复它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瑕疵”。2009年,修复计划终于付诸实施。然而修复还未完成,两位受邀前来参与此项任务的法国顶级艺术家就辞职不干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项目哪里是在修复啊,分明就是在破坏。两位艺术家在辞职报告中表示自己被清洁画作的过程“激怒”了,因为“过度清洁”已经让作品过亮,失去了达·芬奇画作原有的色调。果然修复后不少观众也提出:与其说这是一幅画,还不如说它是LED屏幕。
圆明园文物
误变“土豪金”
2010年7月,圆明园首批破损文物完成“试验性修复”后刚一亮相就被质疑“土气”,因为部分文物被涂上金漆,而且连修复中使用的纹饰图案也没有任何依据。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组长王丹华在看到这批修复后的文物时问道:“石膏补完后,又在外面涂上金漆,是什么目的?”修复人员答:“就是为了让瓷器更漂亮。”当看到一件五蝠捧寿盘上修复后的蝙蝠腿脚、眼睛既无神韵,笔法也不均匀时,王丹华表示:“我们不是文物贩子,修复出来的文物怎么有作假的感觉?”
唐代石佛
被重塑成水泥佛
2012年,礼泉县骏马镇双佛曹村的几位“热心”老人凑钱“修复”村上的一对唐代石佛。完工后举行庙会,附近老乡们来庙里定睛一瞧,顿时泪流满面——石佛竟变成水泥佛了。据村民讲,这对石佛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文革时他们冒险将其埋于地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重新挖出。得知唐代石佛遭到重塑,礼泉县群众议论纷纷。好在该县文物局表示,他们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清除覆盖在石佛身上的水泥,在尽可能不破坏文物价值的前提下恢复其原貌。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