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宁波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亟须摆脱“头痛医头”方式,建立起整体系统的保护框架。昨天,《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规划网上公示。这是我市对11个县(市)区历史文化资源遗存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后作出的规划,也是我市首个全域范围保护规划。

 

  规划分市域、中心城市、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五个层面,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部分进行保护,并明确三大保护目标: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复兴宁波城市文化内涵、确立城市发展刚性前提。

 

  规划就市域层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三个文化圈,包括:覆盖宁波平原及周围山体范围的三江文化圈,规划建立“一核三江,湖山环绕”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整合,凸显由三江哺育的积淀深厚的文化圈特色;山地文化圈,主要覆盖宁海县,规划重点保护奉宁、宁象和宁台三条主要古道以及分布在山地间的古村镇、古戏台等,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民俗文化;海洋文化圈,主要涵盖象山县和象山港北侧区域,规划重点保护山海自然环境和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规划重点。中心城市将重点保护三江廊道和宁波旧城区、镇海片区、慈城片区、鄞江片区、东钱湖片区、天童片区、九龙湖片区。同时保护联系“一城六片”的文化生态廊道和山体与水乡基底。

 

  对于市民关心的宁波历史城区整体保护,规划提出,将保护奉化江、甬江、姚江、六塘河、护城河、北斗河、月湖、马衙河水系,再现“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独特整体环境格局。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