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大审议通过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15-08-07 13:57:01 作者:廖卫华 来源:法制网 已浏览次
西藏自治区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罗布林卡、大昭寺的文化遗产保护已正式纳入人大立法保护范畴。
7月30日闭幕的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二审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
自治区负责编制布宫规划
文物部门和拉萨市组织实施
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少华汇报表示,在《条例》一审中,很多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提出,为什么要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的调整范围,为进一步明确条例旨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专项立法这一立法意图,避免社会公众理解上的差距,二审稿特地用解释性条款表述“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是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大昭寺和罗布林卡。”
按照西藏的宗教习俗和传承,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过去是作为达赖喇嘛的冬宫和夏宫。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由自治区政府管理,而大昭寺由拉萨市政府管理。针对这一管理体制不清的问题,《条例》规定,自治区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协调解决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该规划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自治区文物行政部门和拉萨市政府负责该规划的组织实施。自治区政府、拉萨市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与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相协调。
该规划是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的依据和大纲,是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核心。拉萨市政府应当按照自治区政府编制的保护规划,做好布达拉宫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管理工作。自治区文物行政部门是保护和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法承担监督管理职责。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记者注:即布达拉宫管理处)负责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的保护管理工作。文化、财政、旅游、公安等其他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履行相关保护责任。
保护范围内严禁搭建影响布宫历史风貌的建筑
《条例》共四章34条,其中专列一章针对布宫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根据规定,文化保护管理机构按照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置永久性保护标志和界桩。在保护范围内禁止在文物保护标志上刻划、涂画、张贴;种植危害文物安全的植物等12种行为。为保持布达拉宫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条例规定保护范围内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的,其高度、风格、体量、色调等应当符合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原建筑物上违规搭建影响布达拉宫文化遗产视线廊和历史风貌的建筑物、附属设施。对于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的建筑物,危害文物安全、破坏历史风貌和影响视线廊的,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制止,并向住建、规划等部门提出整改建议,住建、规划等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文物行政部门。
布宫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应性监测
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世界文化遗产距今已经1300多年历史。“老古董”要保护,需要及时掌握异常情况。结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条例》特别设置了了监测制度。《条例》规定,自治区文物行政部门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进行定期监测,形成定期监测报告,经自治区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出现的异常情况或危险因素,应当及时进行反应性监测。此外,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本体建筑采取技术监测措施,建立建筑结构安全、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人流量、环境、有害生物防治等监测预警系统和数据信息库。
每年进入6-10月,是西藏旅游旺季,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到拉萨都希望参观布达拉宫。出于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文保护的需要,《条例》赋予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科学核定和控制游客数量、滞留时间,确定开发区域和参观路线。
布宫保护重大事项听取专家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相关精神,《条例》增加了一条专家咨询制度的条款,“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制定与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有关的重大事项时,应当听取专家建议。同时,自治区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将对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为明确责任,《条例》专门列了法律责任一章。规定在保护范围内,禁止在文物保护标志上刻划、涂画、张贴及攀登、翻越文物和保护设施等可能损害文物安全的行为,对违反该规定的行为,予以警告,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5000元至5万元不等的罚款;造成损失、损坏、损毁的,依法予以赔偿;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倒卖布达拉宫文化遗产门票和相关凭证,违反此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2009年,自治区政府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少华今天汇报表示,为切实有效保护布达拉宫文化遗产的环境风貌、真实性、完整性,专门制定保护条例,将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明确规划、管理、科研、保护等工作,将有力促进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法进行。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