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频繁被盗 自然破坏疏于修缮
2015-08-07 09:54:48 来源:今晚报 已浏览次
古墓门被盗,陵园石雕不翼而飞,武士石像被“斩首”……近年来,古墓葬频繁被盗窃的现象见诸报端,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文物遗址众多。在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后,中国已有超过4200处文物遗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即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在中国也正成为一个难题。
文物被盗案件频发
近日,四川资阳乐至县警方成功打掉一个流窜在乐至、简阳、内江等地盗窃古墓、石刻等古文物的盗墓团伙,抓获参与盗墓者12人。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于今年3月盗窃一座属县级重点文物的宋代古墓,并将古墓内壁的多块精美石刻木门盗走。据悉,该团伙曾作案数十次,涉案金额达近百万元。
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交代,嫌疑人付某在成都开了一家古玩店,其本人也爱好收藏。在盗墓过程中,价值不菲的文物,他自己收藏,其他文物则销售到别家古玩店。
今年6月18日上午,位于广西钦州市沙埠镇一座野外山岭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英雄刘永福的墓地,被不法分子盗挖,墓地因此遭到破坏而发生坍塌。
钦州市博物馆馆长苏栋介绍,刘永福是钦州人,是晚清著名的黑旗军领袖,1883年率黑旗军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黑旗军曾赴台湾抗日;1917年他于1月病逝后,葬于故乡钦州。2001年,刘永福墓与刘永福故居、冯子材故居、冯子材墓一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墓地处于荒山野岭,周围并没有安装监控设备。
2012年2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市靖江王陵园内的一座陵墓发生一起盗窃案,包括一对石虎在内的3件精美石雕被盗。事件发生两天后,同样是在靖江王陵园区,第十一代靖江王陵墓中的一尊武士石像头被盗割,被盗文物被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
文物保护难度挺大
广西文物保护专家梁晓认为,在中国,有关文物收藏的电视节目拥有大批忠实观众,讲述盗墓高手到古墓中寻宝的《盗墓笔记》等有关盗墓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受到人们的欢迎。此外,文物古玩拍卖的价格一再创出新高,地下文物交易更是十分活跃。
“文物收藏热在中国持续高温,无形中增添了文物保护的难度。一些不法分子偷盗、倒卖文物获取巨额利润,”梁晓说,“这无疑都会给文物,特别是古墓遗址等野外文物的保护带来威胁。”
野外文物如此容易受到破坏和偷盗,文物保护部门为何不加强保护?
“野外文物保护非常困难,特别是那些古墓葬和古遗址,基本都在荒郊野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与文物安全督查处处长莫志东说,广西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35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也都在野外,安全保护措施受限于道路、供电等,监控保护设备无法安装,以至于文物被盗后警方也无法破案。
缺钱、缺人!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理由。莫志东表示,目前每个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有专业工作人员4人左右,“4个人要保护几百平方公里内的文物十分困难”。
此外,不少文物由于缺乏保护资金,疏于修缮,即使不受到人为破坏,也会在大自然的作用下慢慢消失。“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野外文物不能因为身处野外而无法得到保护”。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家周可达认为,政府应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在展开文物普查的基础上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在保护研究人员和技术设备方面加大投入,加强保护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强对文物交易的监管,不能让地下文物交易泛滥”。
周可达呼吁文物保护部门在文物普查时建立文物档案,为每一件文物都设定身份识别编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