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黄河铁桥修缮加固工程竣工

  近日,宁夏青铜峡黄河铁桥建成56年历史最大规模的修缮加固工程全面竣工,使这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得以永续利用,树立了宁夏开展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里程碑。

  青铜峡黄河铁桥是宁夏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1959年7月1日竣工通车,主要是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及黄河两岸运输物资而建。铁桥上部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制造的上承式钢桁架梁,下部桥墩采用木桩及铅丝笼块石结构,全长292米。2012年8月,青铜峡黄河铁桥遭遇了30年一遇的洪峰。汛期过后,造成铁桥西端三孔桥墩及西岸河堤块石大面积坍塌。该桥由于年久失修,桥墩上大型钢梁下沉、倾斜、锈蚀十分明显,桥面人行道木板、护栏残损严重。面对铁桥存在文物损毁险情和防洪安全重大隐患,铁桥被迫封桥禁行。当地群众急切盼望修缮加固这一濒危工业文化遗产。

  在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区财政厅、区文化厅、区文物局以及青铜峡市各方的关注努力下。2015年4月,产权管理单位宁夏电力建设工程公司启动了铁桥修缮加固保护工程,施工单位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对6个桥墩及河西护堤沿用铅丝笼块石结构进行加固;采用电动液压千斤顶扶正下沉、倾斜的7组大型钢梁,并对钢梁进行了全面除锈打磨、清理积垢、喷涂防腐漆;对部分桥墩木桩使用细石混凝土围护加固,并更换墩身腐朽枕木;对桥面重新铺设沥青混凝土并更换人行道木板及栏杆。

  保护铁桥的物质形态,是对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对于长期生活工作在此的人们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青铜峡市文物部门按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工作思路,在修缮一新的铁桥两端重新树立了两处文物保护标志碑及6块不锈钢文物说明牌。在广泛收集历史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在铁桥五组中跨钢梁长期设置展出“守望铁桥”青铜峡黄河铁桥建设历史图片展,40幅图片记录了铁桥建设伊始的历史画面及2015年修缮加固保护的前后过程。为来往于铁桥的行人及游客留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记忆。

  该项目不仅是文物保护工程,更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黄河铁桥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交通桥梁向文化旅游景观转变,必将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