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闲林街道古民居迁移保护工程竣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余杭区闲林街道孙三毛、孙利民民居迁移保护工程顺利竣工。工程自2014年6月开始实施,至今年7月初完成现场施工。

 

  孙三毛民居原位于闲林街道桦树村3组58号,占地392.7平米,建筑面积540.2平米;孙利明民居原位于闲林街道桦树村3组38号,占地409平米,建筑面积621.8平米。两处民居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整,正房、厢房、穿堂、天井布局,传统二层木结构楼房,青瓦屋面,建筑年代为清末民初。

 

  为配合杭州市重大水利工程——闲林水库建设,余杭区政府决定对这两处古民居进行整体迁移保护,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利用,以展示居民传统生活方式和乡俗文化,延续传统民居之美,工程总投资约280万元。

 

  为确保该工程顺利实施,并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古建筑,在迁移选址上,经过多方查看,确定在同属闲林街道且与原民居村落相邻的方家山社区方家山脚下,以尽可能地反映原建筑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信息。

 

  在制定保护方案时,首先对古民居进行细致的勘查测绘,对地面、构架、装饰、油饰、墙体及屋面等原做法进行全面勘察,并听取原居民和专家意见,绘制整体图形和主要构件及细部大样图,制定科学合理的迁移保护方案,确保文物建筑按原状异地迁移。

 

  在施工时,施工单位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规定,正确理解和把握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根据保存情况,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构件。对确实无法修补和使用的构件,不随意更换,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木构件、门窗花纹按原样修复制作,使复原的构件与原建筑的风格协调一致。同时实施白蚁防治,增设消防器材,优化水电管线,排除原有建筑的不安全因素,以最大程度保护现存民居特色和历史信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