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三潭印月石塔自明代以来首次“大保养”

  “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浙江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三潭印月”历来是诗人咏颂的对象,其中建于明代的三座石塔还是“三潭印月”景观的核心要素,记者了解到,26日起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将对三潭石塔进行维护保养,此次亦是三座石塔自明代以来首次“大保养”。

  “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南部水域,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于明代的三座石塔不仅是“三潭印月”景观的核心要素,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表示,三潭石塔因长期裸露在湖面上,受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目前三塔塔身表面均存在轻微的流水侵蚀、风化、裂隙、缺损等问题,霉菌、地衣、苔藓等衍生物及动物粪便结垢也附着其上。

  因此,为加强对三潭石塔的有效保护,减轻环境、生物等因素对石塔本体造成的侵害,确保“三潭印月”景观要素和景观风貌的真实完整,西湖风景名胜区湖滨管理处将对三座石塔实施保养性维护。本次保养维护将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和“可逆性”原则,通过采取一系列物理保护手段,确保石塔本体的原状保存。

  记者了解到,保养的举措分为四个大环节:一是表面清理:采用Th007除青苔剂、去离子水和水性除藻剂等,清除石塔表面的霉菌、地衣、苔藓等生物病害;二是裂隙封闭:采用硅铜密封胶对石塔表面的裂隙进行防护性封闭,预防极寒天气下因雨水、湖水侵入而引发石构件胀裂等次生残损;三是升级安全防护网:在三塔的保护红线范围内加固并增设防护栏,设置安全警示灯和水下防浪涌网,进一步降低外界人为因素对石塔构成的威胁,同时减缓水下浪涌对塔基的冲刷;四是完善文物档案:对石塔本体进行激光扫描,精确记录三塔的三维数据及塔身纹饰,建立高精度文物电子档案。

  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外围警戒已经搭设完毕,明日起将对三潭石塔进行维护保养。本次维护保养约需35天,预计8月30日前后全部完成。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