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维修四行仓库抗战遗址加拿大华人建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月7日,上海四行仓库的修缮工作临近尾声,当年淞沪会战时留下的“弹孔墙”渐露真容。作为上海重要的抗日战争遗址,四行仓库大楼外墙根据原始设计图进行了修复,尤其是西墙还原了8个炮弹孔和近420个弹洞,恢复了当年的战争场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抗战遗址近日完成核心部分——西侧弹孔墙修复工程,揭开神秘面纱。而这项浩大工程的核心部分,也有加拿大华人艺术家的辛劳。旅居加拿大的华人艺术家石人(图)参与完成四行仓库维修工程

 

  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抗战遗址近日完成核心部分——西侧弹孔墙修复工程,揭开神秘面纱,并预计于淞沪会战纪念日8月13日对外开放。而这项浩大工程的核心部分,也有加拿大华人艺术家的辛劳。

 

  旅居加拿大的华人艺术家石人参与完成四行仓库维修工程西侧弹孔墙视觉策划工程,近期回到多伦多。石人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当年八百壮士血战四行,可歌可泣。四行仓库西侧弹孔墙记载全民族抗战之惨烈,堪称中国人的“抗战圣地、民族哭墙”。今日重现四行仓库抗战遗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意义尤为特殊。

 

  四行仓库由原金城、中南、大陆、盐业等四间银行共同出资于1931至1935年建成,称之为“四行仓库”。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会战重要一役。1937年10月27日,抗日英雄谢晋元受命率领“八百壮士”(据说守军为壮声势对外声称八百人,实为400多)死守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昼夜,击退日军进攻并成功撤退到苏州河一河之隔的租界。当时,“八百壮士守四行”的事迹传遍神州,令抗日士气大振。也因为四行仓库与当时的上海租界区一河之隔,四行保卫战犹如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一幕日军侵华的活幕剧,在海外引起巨大震动。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上海市和闸北区计划恢复重修四行仓库保卫战遗址,工程从2014年动工。其核心工程是复原当年被日军炮火攻击的西侧弹孔墙。

 

  石人介绍,四行仓库为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但大楼的南北东三面都有玻璃窗,只有西立面是钢筋水泥的整体墙面结构,这里也成为攻守双方炮火集中的地方。

 

  “日军炮火集中轰击西侧面墙,除了被炮火轰开的大洞,墙面上遍布弹痕密密麻麻。”对四行仓库保卫战颇有研究的石人表示,要恢复当年的弹孔墙,首要是要找到当年弹孔所在。

 

  淞沪会战后,全民族抗战如火如荼。曾经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遗址又被用作商业用途。当年施工方用砖块水泥填充西侧墙弹洞,并用水泥涂平墙面,让这面已有78年历史、弹痕累累的历史遗迹,淹没世间。

 

  石人介绍,当年四行保卫战激战之际,位于苏州河南岸租界内的英国人拍摄了不少照片和影像资料。其中一些完整呈现了西侧弹孔墙弹痕累累的状况,为这次维修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负责此次修缮施工的上海建工五建集团,通过比对、探测、定位、墙体放线、浆砌墙等现代化手段和工序,摸清弹洞弹孔分布情况,将当年弹洞一一定位,之后再将墙面的水泥、砖块等封堵物一一剥离,让埋没了78年的弹孔墙重见天日。

 

  四行仓库西侧弹孔墙长65米,高22.5米,为承重墙,石人表示,当年日军炮火猛烈,“墙面被打得像筛子一样”,因此无法将所有弹洞都还原。又由于墙面被水泥糊面埋没了78年,因此需要视觉技术将墙面恢复到当年影像资料记载的面貌。

 

  石人表示,出于建筑安全考虑,整面墙只恢复了中间区域的8个大洞,也寓意全民族8年抗战,墙面恢复了430个弹孔,纪念当年四行保卫战的400多抗日壮士。石人及其工作团队奋战20天,完成了西侧弹孔墙的视觉效果恢复。

 

  与西立面弹孔墙保护同时,四行仓库保卫战纪念馆也已经基本完工,纪念馆位于四行仓库西侧一至三层,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分为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英名永存及尾厅等6个部分,展示“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史实与场景。目前,纪念馆已开始布展。

 

  据石人介绍,四行仓库抗战遗址纪念广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进展迅速。上海媒体称,纪念馆8月13日开放当天,还将在此举行上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届时,部分抗战老兵及“八百壮士”亲属代表将再回故地重温历史。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