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老司城申遗成功背后故事:两封信起了重要作用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通过审议和表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随着成功申遗,老司城遗址,这座有着800年辉煌历史的土司王城,这颗深藏在湖南西北群山中的“明珠”,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向世人展示中国特有的土司文化遗存。

 

  从一个“小山包”,变成世界文化遗产,其过程有太多艰辛,凝聚了党委政府、专家学者、当地人民等各方面的智慧和努力。

 

  “后来居上”,两封信起了重要作用

 

  老司城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想法的萌生,缘于2010年一次聊天。

 

  当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柴焕波率队发掘老司城遗址。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前来考察,与时任永顺县委书记李平以及柴焕波聊天,偶然说起湖南还没有世界文化遗产,三个人几乎同时想到,眼前的这个遗址,不就是申报世遗的最佳项目吗?

 

  2010年提出申遗设想,2015年即申遗成功。老司城遗址“后来居上”,在陈远平看来,两封信起了重要作用。2010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2012年时任湖南省省长徐守盛都曾致信国家文物局,请求支持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就老司城遗址申遗达成共识。

 

  2012年7月13日,省政府成立老司城遗址申遗领导小组,标志着申遗从蓝图设想转入付诸实践阶段。2013年,国家文物局确定,老司城遗址与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申遗,为2015年中国申遗唯一项目。

 

  2013年初,省长杜家毫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添加上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内容。当年9月4日,他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2013年至2015年,省政府连续三年将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列入省重点工程。

 

  老司城遗址申遗期间,省、州、县三级政府均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省政府和州政府连续三年将申遗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确保申遗工作有序推进。省文化厅选派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前往申遗地永顺挂职,专门协调指导督促申遗工作。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省申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申遗工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