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蕲县古城缺乏保护 农民在城墙遗址种庄稼

位于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境内的蕲县古城址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二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蕲县也是陈胜、吴广起义攻克的第一座城池。但是这样一座古城遗址,现在却被当地村民种了庄稼。

  位于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境内的蕲县古城址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二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蕲县也是陈胜、吴广起义攻克的第一座城池。但是这样一座古城遗址,现在却被当地村民种了庄稼。

  据了解,蕲县古城在西周分封制时是一个诸侯国,在春秋末期其地属于宋国管理,战国时期又隶属于楚国,秦朝统一全国之后这里设为蕲县,属于泗水郡。蕲县也是陈胜、吴广起义攻克的第一座城池。虽然经过了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城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古城的夯土城墙现在大部分还在,而且仍然蜿蜒在蕲县镇政府的西北东三面,蕲县古城址也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二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最近记者来到蕲县镇,在政府西北边的邢台庄农田看到一处规模比较大的古城墙。刚刚下过一场雨,不少村民正在古城墙边上的农田里播种,城墙上还种上了不少松树。

  登上古城墙,就发现有几处遗址已经看不出城墙的模样,有的地方是刚刚割过的麦茬,有的还有被翻过的一些土,还有的地方已经长出了玉米苗。往西南方向前行还可以看到一座座坟墓。

  据当地一老人介绍,蕲县古城的历史比宿州城还要古老,现存的两处比较大的城墙,一处位于邢庄子农田之中,大体是呈东西方向延伸;另一处位于蕲县街北206国道的东侧,大体是呈南北走向,平时还可以在古城墙边上捡到秦砖汉瓦的碎片,但是古城墙边上的坟墓很多都是近年来人们私建的坟墓。

  宿州市文物管理所一位负责人表示,之前护城河一般是在城墙之外,现在考古发现蕲县古城墙内还有一条护城河,因此古城具有更高的考古价值。老百姓在上面擅自种植庄稼,肯定会对城墙造成破坏。这位负责人表示,古城墙遗址整体保护还比较困难,但是分段保护现在也没有排上具体的日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