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 文物古建别再受“烤”验

文物古建,它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是塑造城市个性的独特资源,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好“佐证”。资料显示,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400余起,着火主要原因包括生活用火不慎、电器短路、玩火、吸烟等人为因素。人们在惋惜的同时要问“保护”到哪里去了。

      6月13日是中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中国各地文化、文物申遗、非遗保护等部门都在举行保护成果的展示。当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参加文博体验活动的当地市民对当下一些文物古建的保护提出了担忧,尤其是文物古建的火灾。“文物古建很怕火,别再让文物古建受“烤”验了”。

      文物古建,它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是塑造城市个性的独特资源,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好“佐证”。资料显示,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400余起,着火主要原因包括生活用火不慎、电器短路、玩火、吸烟等人为因素。人们在惋惜的同时要问“保护”到哪里去了。

      古城扬州有“文博城”的美誉,截至目前,扬州目前共有各级文保单位477个,已建成各类文博场馆101个。同时,近五年来,扬州全市修缮保护了高邮当铺、盂城驿、扬州大明寺大雄宝殿、扬州重宁寺、扬州天宁寺华严阁、个园觅句廊、高邮城墙及奎楼、大桥徐氏宅、胡笔江故居、焦循墓等全国重点、省、市、县级文保单位近30处。

      “相对于其他城市,扬州的文保工作已经做得很好,火患仍然是不可绕开的话题。”长期关注文物古建火患的民主促进会扬州市委的钱存龙告诉记者,近30年来,扬州至少有9处文保单位发生火灾,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家文保单位葬身火海。

      今年4月份,扬州市市级文保单位长生寺阁发生火灾,大火烧了一个多小时后被扑灭,该文保建筑内部设施几乎被烧光。长生寺阁始建于晚清,为原扬州长生寺遗留建筑。1982年6月,扬州市政府对外公布,将该建筑确立为扬州市文保单位。2000年,一场大火将长生寺阁烧毁,后当地政府对长生寺阁进行修缮。没想到,今年长生寺阁再次起火。当地居民和古建专家都对此叹息不已,他们称,长生寺阁两次起火折射出管理部门对此类建筑监管的疏忽,呼吁扬州加强文保单位消防安全监管,杜绝发生此类悲剧。

      文物古建为何频发火灾,据消防部门称,扬州大部分文保单位都以木结构为主,这是火灾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老宅子基础设施欠缺、设备陈旧等多方原因。如何遏制文物古建火灾事故?钱存龙说,建议进一步加强文物单位的消防工作,他特别提出,文物火灾隐患排查工作要扎实有效、真检实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必须找准诱因、查清隐患,严禁流于形式、走过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