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唯一孔子遗迹保护遭质疑 有建筑不符鄂东风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洲区问津书院,一期本体维修及二期修缮复原工程已完工,目前进入扫尾验收阶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修复前的问津书院

 

  距新洲区问津书院9月竣工还有4个多月,一些专家学者对于我省唯一孔子遗迹的修复细节却质疑不断。

 

  “有些不符合鄂东建筑风俗”,“问津书院对外推广的第一人”李森林,曾编著《江黄学府——问津书院》,并成为第一部对外介绍问津书院的书籍。昨日,他向记者表示,“新建马头墙等建筑不符鄂东建筑风俗,原来马头向前伸,现在是平的,没有马头的气势。”

 

  市社科院研究员、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笃勤此前认为,“问津书院”门匾由清末民初书法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张翼轸题写,“现在门匾上应像原来一样,有题写者的姓名和年号。”

 

  “塑像不符合礼制”,湖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洪威雷是新洲徐古人,多次造访问津书院。他认为,孔庙祭祀塑像都有明确规定,严格地说,除孔子外,其他都应是牌位。另外偏殿里的淮南王刘安、杜牧、熊尚文等塑像,按照旧制,这些人等不能在孔庙祭祀;关于仪门两边的角门,根据清代《问津院志》,左边是“金声”、右边是“玉振”,而目前改成“仪门”、“义路”,“这是模仿台湾台南孔庙,是台湾人孔垂长题写的,也有违古制。”

 

  新洲区旧街街办孔子河村的问津书院是孔教儒学在荆楚传播的起点,是楚黄学人的文化圣地和文脉之渊。2002年被授予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之一。2012年10月,问津书院维修建设启动。

 

  5月下旬,记者来到问津书院,一期本体维修及二期修缮复原工程已完工,进入扫尾验收阶段。在4月27日,记者曾在书院大门外空地上,看到石刻、碑和石柱随地散落。同行的李森林介绍,这些都是明代或者清代的,如原来书院石刻“暗八仙”迴栏,即八仙使用的兵器,大成殿前“丹墀”汉白玉浮雕石刻等都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区文物管理所所长谢新民称,所有维修方案都是按照武汉理工大学修复规划设计进行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百浩,是原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他是参与问津书院修复规划设计主要负责人。李百浩介绍,当时他们做的是全域规划设计方案,主要是问津书院空间布局以及周边景区开发等建筑规划和设计方案。至于具体文物保护则是由当地文物部门和承建单位具体实施。“关于孔子以外的人是否该塑像,以及仪门上的字,都是承建单位自己确定。”

 

  新洲区旧街街工委副书记、建设指挥部工程负责人李桂东透露,给淮南王刘安、杜牧、熊尚文和王阳明四人塑像,主要是考虑到他们对问津书院有贡献,同时想增加旅游看点,“似有不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